[实用新型]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2185.7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蔡冰;黄荣;朱亚萍;季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理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00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6 | 代理人: | 王爱伟 |
地址: | 224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向节 底部 整形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精密锻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
背景技术
万向节,又称滑套,是汽车等速万向节驱动装置的组成部件。等速万向节,它主要有滑套、三销轴、传动轴、星形套、保持架、钟形壳组成。该产品内腔由圆弧面均匀分布在内孔中,在内孔中就自然形成了球道,由于等速万向节传递繁重的驱动力矩,随受负荷重,传动精度高,需求量很大,又是安全件,因此其主要零件均采用精锻件加工而成。装配过程中三销轴装入万向节内腔里,进行滑动,防止滑动过程中与内腔底部干涉,因此锻造过程中要保证万向节腔底形状及圆角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外制造厂家均采用内腔精锻成形毛坯技术,这样既能满足精度要求,又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周期,同时也符合当今世界制造业发展的趋势。
原有万向节精锻槽壳制坯产品的生产加工工艺主要有下料→加热→在大型多工位温锻压力机上进行毛坯成型加工,经退火、酸洗、磷化处理后,在冷锻压力机上精整或者用模横轧工艺和冷挤压工艺两种不同的成型方法联合完成汽车等速万向节精锻槽壳制坯工艺。请参阅图1(a)所示,其为万向节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b)所示,其为图1(a)的横截面示意图。图中A处为内腔底部圆角,B为内腔球道。由于温锻模具的磨损严重,温锻冲头边沿圆角坍塌严重,导致A处内腔圆角不一致,影响装配。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其可以保证万向节内腔底部的圆角一致性,保证了后续加工和装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其包括冲头和下模,所述下模形成有圆柱形下模腔、减径口以及连接圆柱形下模腔和减径口的过渡部分,其中所述冲头的头部边沿为圆角。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自距冲头的头部10mm处向上呈镂空状。
进一步的,其用于对一端具有内腔,另一端具有凹槽的圆柱体锻坯进行整形,通过对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底部圆角进行整形以使得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底部圆角一致。
进一步的,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底部圆角的半径为7±1mm。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的头部尺寸小于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尺寸,所述冲头的头部边沿圆角形状贴合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底部圆角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冲头的头部边沿的圆角尺寸比圆柱体锻坯的内腔底部圆角尺寸小0.1mm—0.2mm。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形下模腔尺寸比圆柱体锻坯外形尺寸大0.1mm—0.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工艺上增加锻坯内腔底部圆角的整形工艺,采用简单的整形模具结构对内腔底部的圆角进行整形,解决了普通工艺中产品腔底圆角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锻件后续的加工和装配。
附图说明
图1(a) 是万向节结构示意图;
图1(b) 是图1(a)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节锻造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的工艺流程图;
图4(a)至图4(f) 是本实用新型万向节锻造的产品成形过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工艺上增加锻坯内腔底部圆角的整形工艺,采用简单的整形模具结构对内腔底部的圆角进行整形,解决了普通工艺中产品腔底圆角不一致的问题,保证了锻件后续的加工和装配。
请参阅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万向节内腔底部圆角整形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整形模具采用简单的模具结构,其主要包括冲头210和下模230。所述冲头的头部211边沿为圆角,所述下模230形成有圆柱形下模腔、减径口以及连接圆柱形下模腔和减径口的过渡部分,为了让圆柱体锻坯能够平稳放入,所述下模口部220处开有减径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理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未经盐城理研精密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21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解决钣金件折弯回弹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