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信道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2005.5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9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红;汤永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丽水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B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信道 探测 系统 | ||
1.一种无线信道探测系统,其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两部分,发射端由参考信号产生器(1)、信号调频器(2)、功放(3)、RF发射天线(4)组成,接收端由RF接收天线(5)、低噪声放大器LNA(6)、带通滤波器(7)、信号衰减器(8)、中频放大器(9)、八通道混频器(10)、信号调频器(11)、本地参考源信号产生器(12)、系统定时及同步信息接口模块(13)、八通道信号功放(14)、A/D模数转换器(15)、数据处理及RAM存储器(16)和无线信道探测信息显示模块(1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产生器(1)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信号调频器(2)的输入端;所述信号调频器(2)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功放(3)的输入端;所述功放(3)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RF发射天线(4)的输入端;所述RF接收天线(5)、低噪声放大器LNA(6)、带通滤波器(7)、信号衰减器(8)、中频放大器(9)依次进行连接;所述中频放大器(9)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八通道混频器(1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信号调频器(11)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八通道混频器(10)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本地参考源信号产生器(12)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信号调频器(11)的输入端;所述系统定时及同步信息接口模块(13)的输出端连接在所述本地参考源信号产生器(12)的输入端;所述八通道混频器(10)、八通道信号功放(14)、A/D模数转换器(15)、数据处理及RAM存储器(16)和无线信道探测信息显示模块(17)依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端最大发射功率为200mW,系统可支持探测的高速无线信道的最大移动速度为500km/h,支持连续探测、周期探测、单次探测3种探测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噪声放大器LNA(6)为以有源电感为负载的两级级联型电路,其包括电阻R1,R2,R3,R4,R5,R6,R7、电感L1,L2,L3,L4,L5,L6、电容C1,C2,C3,C4,C5,C6,C7,C8,C9,C10及两个NPN型三极管NPN1,NPN2,其中电容C1~C7的一端,R5,R7的一端及NPN1,NPN2的射端接地,NPN1,R1~R3,C1~C8,L1~L4组成所述低噪声放大器LNA(6)的第一级电路,用于对噪声和高阶谐波分量的抑制,NPN2,R4~R7,C9~C10,L5~L6构成第二级电路,用于对信号的电平放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信道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信号产生器(1)均采用安捷伦公司的ESG4438C型号设备,所述RF发射天线(4)和RF接收天线(5)采用TI公司的一对A型全向垂直极化天线,所述信号衰减器(8)采用美国Telonic Berkeley公司8120型号信号衰减器,所述八通道混频器(10)采用MAX公司的AFE5808A型号,所述A/D模数转换器(15)采用TT公司的TLV5636CD芯片,所述无线信道探测信息显示模块(17)采用三洋公司LMU-TK15ATNS型号的触摸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丽水学院,未经丽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20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激光源
- 下一篇:具有改进的暗电流性能的图像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