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耙斗梯子轨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680.6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谋;康中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3/10 | 分类号: | E01B2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52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子 轨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耙斗移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耙斗梯子轨道。
背景技术
耙斗装岩机向工作面移动时,需要往前钉道——向前移动耙斗——后面拆道——再往前钉道——再向前移动耙斗,不仅工序频繁,移动困难、速度慢,而且由于道木循环使用,损坏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耙斗梯子轨道,解决现有耙斗移动困难且速度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耙斗梯子轨道,包括轨道和固定在所述轨道上的耙斗,所述轨道之间横向焊接槽钢形成梯子状轨道。
所述梯子状轨道通过道夹板固定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耙斗前进过程中只需要将梯子状轨道向前移动即可,避免了循环钉道的繁琐和道木的破坏,且可一次将耙斗移到位置,不仅速度快,易于操作,而且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梯子轨道示意图;
图2为图1俯视图。
图中,1.轨道,2.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耙斗梯子轨道,参见图1,包括轨道1和固定在轨道1上的耙斗,轨道1之间横向焊接槽钢2形成梯子状轨道。
进一步,梯子状轨道通过道夹板固定为一体。
实施例,将两根2.5米的18Kg轨道(2根轨道间距为60厘米)同3根50槽钢焊接在一起,槽钢中心间距为90厘米,形成梯子状轨道,梯子状轨道通过道夹板固定为一体。
移动耙斗时,只需要将梯子状轨道整体前移即可。
本实用新型整体性好,可直接将耙斗移到工作面位置,减少了循环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煤澄合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