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的捕鼠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1379.5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03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胡国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国富 |
| 主分类号: | A01M23/26 | 分类号: | A01M23/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鲁慧波 |
| 地址: | 52346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捕鼠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鼠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捕鼠器。
背景技术
老鼠是自然界中人们最讨厌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仅破坏财物,偷吃粮食,还会传播病菌。为了消灭老鼠,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有的用老鼠药,有的养猫,有的用捕鼠工具。用老鼠药不安全,经常会毒死家蓄,甚至会造成小孩误食,已不提倡使用;养猫成本较大,且比较麻烦;现在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采用捕鼠工具来捕捉老鼠,在捕鼠工具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当属笼式捕鼠器,现有的笼式捕鼠器一般通过铁丝绕制而成,现有的笼式捕鼠器普遍存在体积大、使用不方便且动作不灵敏的缺陷,捕鼠不可靠且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的捕鼠器,该改良的捕鼠器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包括有底座以及可相对转动地装设于底座上方的夹持体,底座包括有下夹持部和安装部,夹持体包括有手持部以及与下夹持部配合的上夹持部,手持部与上夹持部一体成型且整体呈“L”形状,上夹持部与手持部的连接处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两个第一连接部分别铰装于底座的中部,两个第一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装设有用于驱动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闭合的扭簧,手持部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
安装部的后端部铰装有可上下摆动的活动扣,活动扣的前端部设置有扣舌,活动扣的后端部开设有扣槽,安装部于活动扣的前端侧铰装有触动块,触动块包括有依次连接的后重部以及延伸至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之间的触舌片,后重部与触舌片的连接处向下延设有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两个第二连接部分别铰装于安装部,活动扣的扣舌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后重部对应扣舌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与触舌片之间设置有搭承部;
当上夹持部相对于下夹持部完全张开时,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嵌插至扣槽内,扣舌嵌插于活动孔内且搭设于搭承部的上表面。
其中,所述下夹持部的中间位置装设有开口向上且用于放置诱鼠料的放料杯。
其中,所述放料杯包括有杯体,杯体的芯部开设有开口向上的放料槽,所述下夹持部的中间位置对应杯体开设有安装孔,杯体嵌装于安装孔内;杯体的下端部的侧壁延设有上卡块,杯体的下端部于上卡块的下方延设有下卡块,安装孔的边缘部卡装于上卡块与下卡块之间,安装孔的边缘部对应上卡块开设有缺口。
其中,所述上夹持部的边缘部设置有上夹齿,所述下夹持部的边缘部对应上夹齿开设有夹齿孔,当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闭合时,上夹齿嵌插于夹齿孔内。
其中,所述下夹持部的边缘部设置有下夹齿,下夹齿与所述上夹齿错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改良的捕鼠器包括有底座、夹持体、活动扣以及触动块,底座包括有下夹持部和安装部,夹持体包括有手持部和上夹持部,活动扣设置有扣舌且开设有扣槽,触动块包括有后重部和触舌片,夹持体通过两个对称的第一连接部铰装于铰装于底座,两个第一连接部与底座之间装设有扭簧,手持部的背面的上端部设置有扣紧块,触动块通过两个对称的第二连接部铰装于安装部,活动扣的扣舌延伸至两个第二连接部之间,后重部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与触舌片之间设置有搭承部;捕鼠前,上夹持部相对于下夹持部完全张开,扭簧处于收紧状态,扣紧块嵌插至扣槽内,扣舌搭设于搭承部的上表面;当老鼠触碰至触舌片时,触动块摆动且使得扣舌脱离搭承部,扣紧块脱离扣槽,扭簧弹性回复,上夹持部与下夹持部合并并将老鼠夹住。综合上述情况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方便且捕鼠可靠地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闭合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处于张开状态下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放料杯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
1——底座 11——下夹持部 111——安装孔
111a——缺口 112——夹齿孔 113——下夹齿
12——安装部 2——夹持体 21——手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国富,未经胡国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部构造
- 下一篇:一种在通信网络中使用UDP协议进行数据可靠传输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