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油盘及使用该配油盘的摆线泵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333.3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操;顾广溪;高风;刘利芳;毋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6 | 分类号: | F04C15/06;F04C2/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3049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盘 使用 摆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摆线泵。
背景技术
如今,摆线泵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民用及军用涡轴/涡扇发动机、直升机、发电机和化工、汽车、拖拉机、燃烧机和工程机械中的液压系统。其具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 1482361A公开的“次摆线泵”,包括相互配合的内、外转子和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端面两侧的配油盘,内转子上设有多个外突的内转子凸齿,相邻两个内转子凸齿间通过凹状的内转子齿根连接;外转子上设置有比内转子凸齿个数多一个的内突的外转子凸齿,相邻两个外转子凸齿间通过凹状的外转子齿根连接,配油盘在内转子的转动方向上分为进油区和出油区,进、出油区的配油盘上分别设置有进、出油槽。内转子作为一个主动转动件,外转子作为一个随动转动件,内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内、外转子会形成一个储油的齿间容积腔,在配油盘的进油区中,随着内转子的转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逐渐变大并通过进油槽储油,在内转子转动到与配油盘上进、出油区交界处的位置时,齿间容积腔的容积达到最大,随后该齿间容积腔转动至出油区,并通过配油盘上的出油槽将油排出。
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最大时,齿间容积腔由一个内转子齿根、该内转子齿根的前、后侧齿廓和一个外转子齿根、该外转子齿根的前、后侧齿廓围成。内转子现有的进油槽的前端即进油槽能向齿间容积腔充油的最后位置设置于位置靠后的内转子凸齿和位置靠后的外转子凸齿所在位置处,这就造成内、外转子与配油盘之间的无效密封面积较大,进油槽没有足够的时间向齿间容积腔充油,降低了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达到最大的过程中,油液的充填性能,特别是产品在高转速、高空状态时的影响极为明显,比如说在转速8000r/min,飞行高度为10000m时,在齿间容积腔的容积最大时,齿间容积腔的充油效率只有45%。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齿间容积腔容积达到最大的过程中,能够增加充油时间的配油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配油盘的摆线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中配油盘的技术方案为:
配油盘,包括设置有进油槽的盘体,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出,所述配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中摆线泵的技术方案为:
摆线泵,包括轴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内转子和与内转子配合使用的外转子,还包括设置于内、外转子轴向两端的配油盘,配油盘上设置有进油槽,内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内转子齿根和朝外突出的内转子凸齿,外转子上设置有凹状的外转子齿根和朝内突出的外转子凸齿,内、外转子在转动过程中形成储油的齿间容积腔,所述进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前端设置有尾端与所述进油槽相通、首端朝前延伸的进油延伸槽,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前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所述进油延伸槽的槽腔具有用于与相应齿间容积腔相通的上腔口或下腔口。
所述进油延伸槽的内侧槽壁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后侧齿廓所在圆周面处。
所述进油延伸槽外侧槽壁的形状为一个半径与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齿底所在圆周面的半径相同的弧形。
所述的配油盘上设置有出油槽,所述出油槽上于相应内转子转动方向上的后端设置有首端与所述出油槽相通、尾端朝后延伸的出油延伸槽,所述出油延伸槽的后端延伸至靠近相应围成最大齿间容积腔的外转子齿根的前侧齿廓与齿底的交点位置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3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螺杆空压机图解式显示屏
- 下一篇:一种列车防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