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式继电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31121.5 | 申请日: | 2012-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涛;罗康;刘雷;刘理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于俊汉 |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平 信号 触发 继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特别是一种依靠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控制的继电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磁继电器是由磁路部分和接触部分组成的,继电器加电时磁路部分的衔铁动作,控制接触部分的触点使继电器接通或断开,继电器的状态完全由电源控制,所以在一些手动控制的应用中,就需外加控制电源的开关来控制继电器,这在实际应用中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电磁继电器只能依靠控制电源来控制通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这种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式继电器,采用低电平开断信号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即依靠判断有无低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持续的时间来控制继电器的通断,在具体应用中简化控制电路,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在电磁继电器的外部加上一个控制电路,由控制电路采集分析外部的低电平开断信号,并依据分析的结果控制继电器的通断。控制电路的核心是单片机,开断信号输入端与电阻R1和电阻R2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高电平信号源连接,电阻R2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这样当外部有低电平的开断信号触发时单片机就会接收到信号;单片机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电源控制电路连接,单片机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通过控制继电器的电源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的通断。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一种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式继电器,由电阻、二极管、继电器、稳压二极管、电容、单片机、三极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继电器J1的电源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单片机U1的VCC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VSS端、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电源负极连接,单片机U1的OUT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IN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和外部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端A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继电器J1的电源负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依靠外部低电平开断信号控制通断,简化外部控制电路,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是功能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电阻R3的一端与电源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和继电器J1的电源正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稳压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1的一端、单片机U1的VCC端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稳压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的另一端、单片机U1的VSS端、三极管BG1的发射极和电源负极连接,单片机U1的OUT端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单片机U1的IN端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和外部低电平开断信号触发端A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BG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和继电器J1的电源负输入端连接。当接通外部电源时,电流经电阻R3、稳压二极管D1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电压;单片机U1上电运行预设程序后,不断采集IN端的信号,若外部有低电平信号输入,单片机拉高OUT端的电平,使三极管BG1导通,控制继电器接通;若外部的低电平信号持续时间超过3s,则单片机拉低OUT端电平使BG1截止,控制继电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群英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