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密封发热冒口顶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1032.0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7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孟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勤威(天津)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天麓律师事务所 12212 | 代理人: | 高美岭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密封 发热 冒口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造型技术,特别是一种新型密封发热冒口顶柱。
(二)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行业在造型过程中对于增加发热冒口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发热冒口顶柱是造型过程中使用的发热冒口的一个关键组件。可是现在普遍使用的发热冒口顶柱均为无密封装置的整体式顶柱,这种发热冒口顶柱在造型的使用过程中容易漏进造型砂,导致发热冒口顶柱内部摩擦力迅速增大并卡死,降低了顶柱的使用寿命,同时也增加了铸造的不良率。
(三)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防漏砂效果良好的新型密封发热冒口顶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密封发热冒口顶柱,包括冒口内顶柱、弹簧杆、弹簧、密封圈和限位螺钉,冒口内顶柱由顶柱体和密封圈压盖构成,顶柱体为椭圆柱体,顶柱体内上端设有中心圆孔和密封圈止口,下端设有中心螺孔与模具本体连接,侧壁设有限位螺钉孔,密封圈置于密封圈止口内,顶柱体和密封圈压盖通过两个螺栓密封连接;弹簧杆为圆杆,圆杆顶端为半球面体并支撑于冒口内腔顶部,圆杆中部设有限位槽,下部为缩径圆杆,弹簧设置于缩径圆杆部分,弹簧杆与顶柱体内的中心圆孔形成滑动配合,弹簧杆与密封圈形成滑动密封,限位螺钉通过限位螺钉孔旋入圆杆的限位槽与弹簧杆形成滑动配合以控制弹簧杆的行程。
本实用新型优点:该发热冒口顶柱结构简单、制作安装方便;冒口内顶柱的密封圈与弹簧杆紧密接触,能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保证了底座内腔的配合间隙,防止造型砂进入内腔,防止弹簧杆在冒口内顶柱内腔中卡死,减少发热冒口顶柱的维修与更换次数,降低了成本,大幅度降低了铸造不良率。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该密封发热冒口顶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柱体 2.密封圈压盖 3.弹簧杆 4.弹簧5.密封圈 6.限位螺钉 7.中心圆孔 8.密封圈止口9.中心螺孔 10.限位螺钉孔 11.螺栓 12.半球面体 13.冒口14.限位槽 15.缩径圆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新型密封发热冒口顶柱,包括冒口内顶柱、弹簧杆3、弹簧4、密封圈5和限位螺钉6,冒口内顶柱由顶柱体1和密封圈压盖2构成,顶柱体1为椭圆柱体,顶柱体1内上端设有中心圆孔7和密封圈止口8,下端设有中心螺孔9与模具本体连接,侧壁设有限位螺钉孔10,密封圈5置于密封圈止口8内,顶柱体1和密封圈压盖2通过两个螺栓11密封连接;弹簧杆3为圆杆,圆杆顶端为半球面体12并支撑于冒口13内腔顶部,圆杆中部设有限位槽14,下部为缩径圆杆15,弹簧4设置于缩径圆杆15部分,弹簧杆3与顶柱体1内的中心圆孔7形成滑动配合,弹簧杆3与密封圈5形成滑动密封,限位螺钉6通过限位螺钉孔10旋入圆杆的限位槽14使弹簧杆3固定,通过限位螺钉6与弹簧杆形成滑动配合以控制弹簧杆3的行程。
该实施例中,椭圆顶柱体的长轴直径为φ30、短轴直径为φ20、高度为93.4mm,中心圆孔的直径为φ12、高度为46.7mm,中心螺孔为M10、高度为11.6mm,限位螺钉孔为M5,密封圈止口的直径为φ15.6mm、高度为1.4mm;弹簧杆上部直径为φ12、高度为70.7mm,其中限位槽直径为φ8、高度为29.7mm,缩径圆杆直径为φ8、高度为10.2mm,弹簧杆的总高度为86.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勤威(天津)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勤威(天津)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10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连续铸锭结晶器的安全性改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墩头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