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过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30027.8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8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陈威威;周传伟;孙铭;王有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1/04 | 分类号: | F25B41/04;F25B41/06;F25B49/02;F25B40/02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赵淑梅;李洪福 |
地址: | 11603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过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系统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过冷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紧张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难题,冷冻冷藏业存在的巨大能源消耗,使节能技术在制冷系统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过冷技术作为有效的节能方式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制冷机组在低温工况运转使用时,制冷效率比较低,通过过冷技术的使用,可大幅提高低温机组的制冷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目前在国内冷冻产品中过冷技术的应用很少,主要有自身过冷机组和过冷一体机组两种形式:
1.自身过冷机组,为了避免液体在输送过程中闪发,而利用机组的部分液体为另一部分液体过冷,应用在供液管路比较长或蒸发器高的场合。此项技术存在如下缺陷:该形式只是简单的应用,缺少详尽的分析和实验,容易导致机组末端液体分布不均和制冷量降低,而且供液管路短的情况自身过冷技术节能效果不显著。
2.过冷一体机组,机组中配置了专用中温压缩机为低温液体过冷,中温压缩机和低温压缩机共用高压设备,独立配置各自的吸气部件及回油。此项技术存在如下缺陷:所使用的中温变频压缩机会频繁启停,机组运行稳定性差;回油装置复杂,难控制;主系统机组需要考虑增大冷凝器匹配等。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过冷装置。本实用新型主要利用在制冷系统回路中增设气路旁通和液路旁通以及温控器,从而起到调节过冷装置所需的运转能力,为不同制冷能力的低温制冷机组进行过冷匹配。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新型过冷装置,包括气液分离器、涡旋压缩机、冷凝器和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蒸发侧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入口相连通,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出口管路经过单向阀后分为两路,一路管路经过电磁阀Ⅲ和毛细管Ⅱ后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入口相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管路分为两路,一路经过电磁阀Ⅱ和毛细管I后与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另一路经过电磁阀I和膨胀阀后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蒸发侧入口相连通;所述膨胀阀的出口处设有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输出线分别与所述电磁阀Ⅱ的线圈和所述电磁阀Ⅲ的线圈相连通。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增设了气路旁通,即气态制冷剂经单向阀后再经过电磁阀Ⅲ和毛细管Ⅱ后再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重新进入到整个冷却回路中;增设的液路旁通为从冷凝器出来的液体制冷剂经电磁阀Ⅱ和毛细管I后再从气液分离器的入口重新进入到整个冷却回路中;在膨胀阀出口处设置的温控器,主要用来控制电磁阀Ⅱ和电磁阀Ⅲ的开关,当过冷装置运转时,温控器检测膨胀阀出口处温度T,当温度T高于温控器的设定ON值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Ⅱ和电磁阀Ⅲ打开,当温度T低于温控器的设定OFF值时,温控器控制电磁阀Ⅱ和电磁阀Ⅲ关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是对低温制冷机组中的高压液体实施过冷处理,由此,低温制冷机组的制冷量可提高15%-40%,制冷能效提高10%-30%;
2、采用分体单元式结构,采用独立的冷媒回路,不需考虑过冷装置和低温制冷机组的回油问题;而且在对低温制冷机组过冷时,无需追加低温制冷机组配置;选配安装便利,而且可根据需求任意追加匹配。
3、采用旁通结构,通过温控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来调节机组所需要运转的能力,使机组平稳运转。
4、可应用于其他介质的液体降温处理,无介质限制,如冷水,冷乙二醇等,应用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循环示意图。
其中:1、气液分离器2、涡旋压缩机3、单向阀4、冷凝器5A、电磁阀I5B、电磁阀Ⅱ5C、电磁阀Ⅲ6A、毛细管I6B、毛细管Ⅱ7、膨胀阀8、温控器9、板式换热器A1、蒸发侧入口A2、蒸发侧出口B 1、冷却侧出口B2、冷却侧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洋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30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弯剪性能试验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压力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