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981.5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邹科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科寅 |
主分类号: | B66B1/02 | 分类号: | B66B1/02;B66B7/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人脸 识别 功能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尤其涉及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属于电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电梯是人们生活中日常常见的运载设备,在住宅、商业楼、办公楼、车站、商场、地铁等各种具有上升下降落差的地方一般都设置有电梯,电梯从功能上分为载人电梯和货运电梯。从结构上分,电梯可以分为封闭式、手扶式等。封闭式一般也称为井式。一般地,手扶式电梯适用于公共建筑中的短程运输,封闭式电梯使用范围较广,但是自动平层,速度自动控制,自动开关门等,技术要求较高,其控制系统也就十分复杂,所以价格一般较为高昂,故障率较高,维修难度较大,耗电也较多。
在电梯的发展历史中,电梯从结构到用途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功能方面也进行了多种方向的发展,电梯逐渐从传统的简单构造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梯一般的构造包括基座、液压缸、活塞、升降台、支撑架、导向管、导轨、箱门等装置,将导轨安装在槽内,通过活塞和液压来进行升降控制,可以起到对电梯的制动。不管如何进行改动,现有技术的电梯都具有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需要机房和基坑,生产、安装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升降不够平稳,噪音较大,并且在功能上过于单一,不能够适合一些特殊的场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包括外部的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在顶部基座和底部基座之间设置有三级导向管,在底部基座上设置有导向管基座,电梯的底部设置有轿箱底板,中间设置有承载箱横梁,上端设置有升降承载横梁,在轿箱底板和升降承载横梁之间通过压杆连接,压杆的底部固定在压杆基座上,升降承载横梁与设置在上部的导轮结构连接,在电梯的表面设置有人脸设别装置,所述人脸识别装置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器。
优选的,上述三级导向管从上到下分别为上导向管、连接导向管和主导向管。
优选的,上述主导向管底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基座上。
优选的,上述导轮结构包括主导轮、从导轮和固定板,上述三个部件之间用轮带连接。
优选的,上述固定板固定在升降承载横梁的上端。
优选的,上述轿箱底板与底部基座之间设置有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通过设置在电梯表面的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出人脸是否为数据库内存储数据,以判断控制电梯的运行,可以实现电梯的智能化操作和适应保密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顶部基座;2-底部基座;3-减震器;4-压杆基座;5-导向管基座;6-轿箱底板;7-承载箱横梁;8-压杆;9-升降承载横梁;10-上导向管;11-连接导向管;12-主导向管;13-主导轮;14-从导轮;15-固定板;16-人脸识别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包括外部的顶部基座1和底部基座2,在顶部基座1和底部基座2之间设置有三级导向管,三级导向管从上到下分别为上导向管10、连接导向管11和主导向管12。从图中可以看出,三个导向管依次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上导向管10在最上端,连接导线管11负责中间连接,在底部基座2上设置有导向管基座5,主导向管12底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基座5上。
电梯内设置有轿箱结构,其底部设置有轿箱底板6,中间设置有承载箱横梁7,上端设置有升降承载横梁9,在轿箱底板6和升降承载横梁9之间通过压杆8连接,压杆8的底部固定在压杆基座4上。
升降承载横梁9与设置在上部的导轮结构连接,导轮结构包括主导轮13、从导轮14和固定板15,上述三个部件之间用轮带连接。固定板15通过铆接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固定在升降承载横梁9的上端。
为了乘坐舒适和安全考虑,在轿箱底板6与底部基座2之间设置有减震器3。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电梯的表面设置有人脸设别装置16,所述人脸识别装置16包括摄像头和处理器,摄像头摄取人脸图像,通过处理器中的图像识别软件进行提取,并与数据库中的人脸模型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实现控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人脸识别功能的电梯通过设置在电梯表面的人脸识别装置,识别出人脸是否为数据库内存储数据,以判断控制电梯的运行,可以实现电梯的智能化操作和适应保密需要。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科寅,未经邹科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型轮胎吊
- 下一篇:一种脚踏板高度可调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