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596.0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4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金清辉;刘东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奥视数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屏 橡胶垫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的固定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具有功耗低,应用广等特点,备受工程师青睐,广泛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液晶显示屏在电子显示器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液晶屏的好坏一方面由生产厂家的技术水平有关,另一方面由于液晶屏多为玻璃外壳或其他类似物,较脆弱、易受损,其保护固定装置的好坏也对产品质量的好坏影响巨大。
由于市场上液晶显示器种类繁多,尺寸不一,其统一固定方式一直是各个厂家努力追寻的,目前,市面上主要采取的以下两种固定方式:
一是利用液晶屏侧边的定位孔,拧入螺钉,形成刚性定位,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无缓冲,液晶屏受力时,易破碎。
二是采用粘贴液晶屏橡胶条的方式,由于液晶屏寸尺不易,大多数橡胶条只能采用手工的方式粘贴,粘贴位置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液晶屏的受力是否均匀,这种方式既费力,又易引起液晶屏幕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改变了以往液晶屏与压屏的刚性连接,能够有效消除屏幕由受力不均引起的屏幕发白、出现斑点及破裂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外框、连接件和橡胶垫,所述外框包括前框和中框,中框位于前框内测上方,前框与中框之间设有压铆螺母柱,中框外侧的弯折处设有紧固板,紧固板右侧设有定位孔,所述的橡胶垫位于定位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呈圆柱形,其上边表面设有圆锥形的卡头,卡头嵌入定位孔中。
进一步的,所述前框内侧设有衬板,衬板的上表面与液晶屏的下表面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板上设有紧固孔,其紧固孔内径小于压铆螺母柱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垫下表面与液晶屏的上表面相接触。
优选为,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杆和垫圈,连接螺杆的大径应小于紧固板紧固孔内径。
优选为,所述连接螺杆的螺纹与压铆螺母柱内孔螺纹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中框和前框与液晶屏直接接触,而采用柔性物质衬板和橡胶垫与液晶屏接触,将刚性冲击转化成柔性冲击,有效消除了液晶屏发白、出现斑点及破裂的问题。将刚性连接定位改成柔性点接触定位,能有效消除刚性连接受到外力冲击时产生力矩引起液晶屏受力不均的问题。此外,由于橡胶垫上表面设有圆锥形的卡头,通过按压的方式即可装入定位孔中,安装十分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垫;12、卡头;2、前框;21、衬板;3、中框;4、压铆螺母柱;5、紧固板;6、定位孔(6);7、液晶屏;8、连接螺杆;9、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及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液晶屏橡胶垫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本体,所述的固定装置本体包括外框、连接件和橡胶垫1,所述外框包括前框2和中框3,中框3位于前框2内测上方,前框2与中框3之间设有压铆螺母柱4,压铆螺母柱4与前框2连为一体,中框3外侧的弯折处设有紧固板5,紧固板5右侧设有定位孔6,所述的橡胶垫1位于定位孔6处,呈圆柱形,其上边表面设有圆锥形的卡头12,卡头12嵌入定位孔6中,卡头12通过按压的方式即可装入定位孔6中。
所述前框2内侧设有衬板21,衬板21的上表面与液晶屏7的下表面相接触,所述橡胶垫1下表面与液晶屏7的上表面相接触,衬板采用柔性材料制成,能大大缓解液晶屏7垂直方向的冲击力,所述垂直方向即采用右手坐标系的Z轴方向,同时村板21与液晶屏7局部面接触,也能有效缓解X或Y轴方向的冲击力。此外,橡胶垫1与液晶屏7的接触在接触处局部来看是面接触,而就液晶屏7整体来言是点接触,这种接触方式能有效解决外冲击力产生力矩引起液晶屏受力不均的问题。
所述紧固板5上设有紧固孔,其紧固孔内径小于压铆螺母柱4外径,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螺杆8和垫圈9,连接螺杆8的大径应小于紧固板5紧固孔内径,所述连接螺杆8的螺纹与压铆螺母柱4内孔螺纹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奥视数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时代奥视数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5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