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化反应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509.1 | 申请日: | 201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3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朱一凡;邱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一凡;邱伟平 |
主分类号: | B01J10/00 | 分类号: | B01J1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刘述生 |
地址: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 反应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化工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氧化反应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要得到最终的产物,经常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金属氯化物氧化成金属氧化物,如氯化铜、氯化钴、氯化锗或氯化铈等氧化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传统的做法是先用碳酸钠中和,得到相应碳酸盐,然后再进行煅烧获得。
这种传统工艺流程的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工艺流程较长,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成本;(2)废水排放量大,将会危害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3)加入碳酸钠中和,限制了盐酸的回收利用。
实用内容
本实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缩短工艺流程,节省碱耗,回收得到了盐酸,大量减少废水排放的氧化反应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氧化反应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输送装置、氧化反应装置、至少一个旋风分离装置和气体洗涤装置,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包括雾化器、分布器、氧化反应炉和氧化产物捕集器,所述雾化器、分布器、氧化反应炉和氧化产物捕集器按照所述顺序依次连通。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源输送装置包括送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送风机连接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连接分布器。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为高压雾化器,采用双螺杆泵液体加压,压力控制为0.6~1.6 Mpa。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为高速离心雾化器,离心转速为5000~25000 r/min。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气体洗涤装置包括冷凝洗涤塔、水洗涤塔和碱洗涤塔,所述冷凝洗涤塔依次连接水洗涤塔和碱洗涤塔。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氧化产物捕集器为关风机、关风阀或螺带输送机。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机连接有风源,所述的风源包括空气源和氧气源。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分布器为蜗壳式分布器。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氧化反应装置、旋风分离装置和气体洗涤装置的材质为搪玻璃、钢烧结氟塑料、玻璃钢、耐酸耐火砖或石墨。
在本实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还包括布袋除尘装置,所述的布袋除尘装置设置在旋风分离装置和气体洗涤装置之间,并分别与旋风分离装置和气体洗涤装置相连接。
本实用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碱耗,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回收得到了盐酸,大量减少废水排放;
3、本实用能够应用于稀土金属氯化物、含锗氯化物、含镍氯化物、含铜氯化物和含铁氯化物等金属氯化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氧化反应设备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旋风分离装置,2、雾化器,3、分布器,4、氧化反应炉,5、氧化产物捕集器,6、送风机,7、加热装置,8、空气源,9、氧气源,10、冷凝洗涤塔,11、水洗涤塔,12、碱洗涤塔13、布袋除尘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实施例包括:
一种氧化反应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源输送装置、氧化反应装置、至少一个旋风分离装置1和气体洗涤装置,所述氧化反应装置包括雾化器2、分布器3、氧化反应炉4和氧化产物捕集器5,所述雾化器2、分布器3、氧化反应炉4和氧化产物捕集器5按照所述顺序依次连通。本实用能够直接将金属氯化物氧化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缩短了工艺流程,节省了碱耗,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降低了成本;回收得到了盐酸,大量减少废水排放;能够应用于稀土金属氯化物、含锗氯化物、含镍氯化物、含铜氯化物和含铁氯化物等金属氯化物。
所述气源输送装置包括送风机6和加热装置7,所述送风机6连接加热装置7,所述加热装置7连接分布器3,加热装置7能够确保进入分布器内的气体的温度在150~1150℃。所述送风机6连接有风源,所述风源包括空气源8和氧气源9。
所述雾化器2为高压雾化器,采用双螺杆泵液体加压,压力控制为0.6~1.6 Mpa。或者所述雾化器2为高速离心雾化器,离心转速为5000~25000 r/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一凡;邱伟平,未经朱一凡;邱伟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固化性组合物及其固化物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往复喷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