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低频声波油层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9135.3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李磊;蔡黎;文登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磊 |
主分类号: | E21B43/25 | 分类号: | E21B43/25;E21B43/20;E21B2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233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低频 声波 油层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井下油层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下低频声波油层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稠油开采中一般都用注蒸汽开采,在开采前向地层注入大量高温蒸汽,让油层升温原油降粘而使原油改变流动能力,最终实现原油的开采。稠油之所以需要注蒸汽开采,主要是因为稠油粘度太大,难以在地层温度下流动,必需要降低粘度才可达到降粘的目的,目前广泛使用的升温法,另外还有化学降粘、地下裂解等方法,由于化学降粘成本低,不伤害油井套管,而化学液一般很难与地下原油充分混合而达不到好的效果,用注蒸汽开采影响区只有井筒半径10米以内,大量超过离井筒10米的原油开采困难。因此,如何解决化学降粘稠油的搅动问题已成为当今技术关键,一种油井低频波共振采油装置可以起到化学降粘剂在地下与原油充分混合,达到降粘开采原油目的,同时也可解除油层污染,还可在地下造成微裂增产原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 井下低频声波油层处理系统,它能够达到提高油井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井下低频声波油层处理系统,它由地面控制系统、动力传输承载电缆和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三部分组成,所述地面控制系统为电源部分,其主要由CPU中央控制器、整流器、逆变器、驱动电路等组成,所述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头、保护器、电动机、振动器和夹持器,所述地面控制系统通过动力传输承载电缆与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的电缆头相接,所述夹持器内设有夹头。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传输承载电缆为三芯式结构,其由双层钢丝和铠装外层构成。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机为深井电动机。
作为优选,所述振动器为机械式发声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夹持器为声耦合式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适用范围广,选井容易。
2、低频声波发生器克服了电缆的高频衰减,传输损耗低,电声转换率高。
3、系统各组成部分性能稳定,特别是井下声波发生器的所有部件均是钢结构,工作寿命长(>10000h),从根本上保证了全系统的安全运行。
4、工艺简单,作业费用低,增产效果明显,有效率在80%以上,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物理采油方式。
5、作业无污染,对油层无伤害。
6、可分层处理井下层段。
7、整个系统一车化,可控程度高,劳动强度低,施工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面控制系统;2、动力传输承载电缆;3、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31、电缆头;32、保护器;33、电动机;34、振动器;35、夹持器;36、夹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井下低频声波油层处理系统,它由地面控制系统1、动力传输承载电缆2和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3三部分组成,所述地面控制系统1为电源部分,其主要由CPU中央控制器、整流器、逆变器、驱动电路等组成,所述动力传输承载电缆2为三芯式结构,其由双层钢丝和铠装外层构成,所述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3包括依次连接的电缆头31、保护器32、电动机33、振动器34和夹持器35,其中电动机33为深井电动机,振动器34为机械式发声元件,夹持器35为声耦合式元件,所述地面控制系统1通过动力传输承载电缆2与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3的电缆头31相接,所述夹持器35内设有夹头36。
本系统由地面控制系统、动力传输承载电缆和井下低频声波发生器三大部分组成。380V/50Hz的动力电经变频、升压,在计算机系统的控制下,产生稳 定的25~75Hz、15kw的功率输出,通过电缆传到井底,供低频声波发生器作用,使其发射40~80kw/m2的强功率振动冲击波,由油井套管耦合作用于地层,疏通渗流孔道,降粘熔蜡,降低油与地层的粘滞力,达到提高油井产量或注水井注入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磊,未经李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91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