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疗引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8601.6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董军生;董会鹏;杨雪;董军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军生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65036 黑龙江省大兴***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疗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引流器。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医院在做手术时,通常对残液的处理都是用针管一次次的在患者体内抽取,但是这样做患者很痛苦,也容易感染,既影响手术的效果,又操作不便,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研制了一种医用引流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疗引流器。它是当柱塞杆回拉到一定位置时,锁紧片紧靠着针筒的尾部用卡位柱卡入针筒堵头的定位孔内,使柱塞杆不能恢复到原位,使针筒内长时间保持真空而产生吸力,利用埋在患者体内的PVC软管,将手术刀口渗出的液体吸入针筒里,以达到引流的目的。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医疗引流器,其组成包括:锁紧片,所述的锁紧片具有卡位柱,所述的锁紧片与柱塞杆连接,所述的柱塞杆设置在针筒内,所述的针筒尾部具有堵头,所述的堵头上具有与所述的卡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的卡位柱卡入所述的定位孔内,所述的针筒的顶部套有医用PVC软管,所述的医用PVC软管埋在患者体内。
所述的医疗引流器,所述的卡位柱设置为圆柱形。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锁紧片与柱塞杆卡紧后固定,使柱塞杆不能复位,保证了引流效果,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医用PVC软管,直接埋到患者手术的刀口内进行引流,减少了感染,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证了手术的效果。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锁紧片上设置有卸锁杆,在手术结束后,能快捷方便的卸掉锁紧片。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容易固定换车时,手术后效果好,是一款不可多得的新产品。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锁紧片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医疗引流器,其组成包括:锁紧片4,所述的锁紧片具有卡位柱6,所述的锁紧片与柱塞杆5连接,所述的柱塞杆设置在针筒2,所述的针筒尾部具有堵头3,所述的堵头上具有与所述的卡位柱对应的定位孔,所述的卡位柱卡入所述的定位孔内,所述的针筒的顶部套有医用PVC软管1,所述的医用PVC软管埋在患者体内。
实施例2:
所述的医疗引流器,所述的卡位柱设置为圆柱形。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步骤是:将医用PVC软管套在针筒上,导管埋藏在缝合的刀口中,将柱塞杆回拉到一定位置后,将锁紧片的卡位柱卡在针筒堵头的定位孔内后,再把锁紧片卡住柱塞杆,使柱塞杆不能恢复原位,使针筒内保持真空进而产生吸力,才能把刀口渗出的液体吸入针筒中,达到引流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军生,未经董军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8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