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及三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8537.1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2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陈亮;李世荣;王珍祥;毋巨龙;杨东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材料 抽吸 三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抽吸装置,具体的为一种医用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及采用该三通管的三通装置。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存在大量的材料注射隆胸患者,由于以前的隆胸注射材料对人体有害,导致感染、移位和神经疼痛等,隆胸材料必须取出。
现有的隆胸材料取出治疗方式主要为抽吸方法,该抽吸方法采用一个长针管,将麻药及盐水注入到乳房内稀释隆胸材料,再从原位置处稀释后的隆胸材料抽出。该抽吸方法存在边注射盐水,而盐水又从同一个长针管处流出情况,材料流出也为同一针管,易导致炎症发生,且操作不便,效果不佳。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探索一种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及采用该三通管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采用该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后能够有效防止炎症发生,且操作方便,抽吸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及采用该三通管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采用该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后能够有效防止交叉感染和炎症发生,且操作方便,抽吸效果好。
要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首先提出了一种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包括用于与针管相连的材料支管、用于与注水装置相连的注水支管和用于与抽吸装置相连的抽吸支管,所述材料支管、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相互连通,且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的开闭机构。
进一步,所述开闭机构为分别设置在所述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上的阀门。
进一步,所述开闭机构为设置在所述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之间的用于分别导通注水支管与材料支管以及抽吸支管与材料支管的多向球阀。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注水装置、抽吸装置和针管,所述针管与所述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的材料支管相连,所述注水装置与所述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的注水支管相连,所述抽吸装置与所述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的抽吸支管相连。
进一步,所述注水装置和抽吸装置均为注射器。
进一步,所述注水装置与注水支管以及抽吸装置和抽吸支管之间均通过连接软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通过设置分别与针管、注水装置和抽吸装置相连的材料支管、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并在注水支管和抽吸支管之间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注水支管与抽吸支管的开闭机构,能够防止注水支管内的盐水和抽吸支管内的稀释材料混合污染,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和炎症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通过在材料支管上连接针管,针管直接通入到乳房中用于向乳房内注入盐水稀释隆胸材料,并将稀释后的隆胸材料抽出,注水装置通过注水支管向隆胸材料注入稀释盐水,抽吸装置用于将稀释后的材料抽出,通过设置用于开启或关闭注水支管与抽吸支管的开闭机构,能够防止注水支管内的盐水和抽吸支管内的稀释材料混合污染,且注水装置和抽吸装置可独立工作,互不干涉,且操作方便,抽吸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开闭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材料抽吸三通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注射材料抽吸三通管,包括用于与针管4相连的材料支管1、用于与注水装置5相连的注水支管2和用于与抽吸装置6相连的抽吸支管3,材料支管1、注水支管2和抽吸支管3相互连通,且还包括用于开启或关闭注水支管2和抽吸支管3的开闭机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材料支管1、注水支管2和抽吸支管3之间的夹角分别为120°,当然,材料支管1、注水支管2和抽吸支管3相互之间还可以其他方式布置,如呈T型机构等。材料支管1、注水支管2和抽吸支管3的出口上分别设有用于与针管4、注水装置5和抽吸装置6相连的连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85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