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7910.1 | 申请日: | 2012-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1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付强;李彦钢;程晓辉;付芸;辛明;孙锴;王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7/00 | 分类号: | H02J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惠诚律师事务所 11353 | 代理人: | 雷志刚;潘士霖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接收器 包含 变频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能量传输装置,特别是一种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能量传输,只能为一对一的传输,或一对多的同时传输,而不能选择指定的传输通道进行能量传输。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下文中给出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实用新型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目的仅仅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某些概念,以此作为稍后论述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实现指定通道的能量传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能量接收器,包括至少两个特征频率互不相同的用于接收电磁波的能量接收模块;
每个所述能量接收模块用于向各自的负载传递电磁波,且每个所述能量接收模块均包括接收线圈和用于与该接收线圈产生谐振的电容;
所述接收线圈与所述电容并联或串联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变频能量转换装置,包括能量接收器,还包括变频能量发射器;
所述变频能量发射器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信号发射器,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多种频率的电磁波;
所述信号发射器用于发射所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和包含其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实现指定通道的能量传输,且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
附图说明
参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会更加容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附图中的部件只是为了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或类似的技术特征或部件将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的一种应用方式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能量接收器2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量接收器20包括至少两个用于接收电磁波的能量接收模块。至少两个能量接收模块的特征频率互不相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包括三个能量接收模块21、22和23。该三个能量接收模块的特征频率互不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每个能量接收模块(21、22、23)均可以包括接收线圈Lr和用于与该接收线圈Lr产生谐振的电容Cr。接收线圈Lr与电容Cr可以以并联或串联方式连接。例如,通过采用不同大小的电感(如不同匝数的线圈)和电容的组合,可以获得具有不同特征频率的能量接收模块。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接收线圈Lr可以为螺旋式线圈。
参见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变频能量转换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频能量转换装置除了能量接收器20外,还包括变频能量发射器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变频能量发射器10可以包括信号发生器12和信号发射器11。其中,信号发生器12用于产生多种频率的电磁波。信号发射器11用于发射信号发生器12产生的电磁波。变频能量发射器10中的信号发生器12所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可以是连续变化的,例如,可通过旋钮等连续调节所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或者,变频能量发射器10中的信号发生器12所产生的电磁波的频率可以是离散的,例如,可以在信号发生器12中设置多个按钮,每一个按钮可对应一个频率的电磁波的发生。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变频能量发射器10中的信号发射器11可以包括线圈,例如螺旋式线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能量接收器20中的每个能量接收模块的接收线圈均与信号发射器10的发射线圈11平行。将能量接收器20的接收线圈21设置为与信号发射器10的发射线圈11平行,从而可以使得能量传输的效率最大,也即是使得能量的损耗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凯翔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79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