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26142.8 | 申请日: | 2012-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 发明(设计)人: | 韦献雅;唐娅梅;刘兴成;左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5/02 | 分类号: | A01C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62501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无土栽培基质进行打孔的打孔器。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用基质或仅育苗时用基质而在定植以后用营养液进行灌溉的栽培方法。由于无土栽培可人工创造良好的根际环境以取代土壤环境,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充分满足作物对矿质营养、水分、气体等环境条件的需要,栽培用的基本材料又可以循环利用,因此具有省水、省肥、省工、高产优质等特点。
无土栽培主要包括水培、雾(气)培、基质栽培,其中,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中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方式。它是将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基质中,通过滴灌或细流灌溉的方法,供给作物营养液。栽培基质可以装入塑料袋内,或铺于栽培沟或槽内,而基质栽培的营养液是不循环的,称为开路系统,这可以避免病害通过营养液的循环而传播。
在基质栽培技术中,在栽培前都需要对基质进行打孔,然后再对扦插小苗进行栽培,而在对基质进行打孔前需要确定扦插小苗的株行距,以达到一定的扦插密度要求,所以扦插孔洞之间的距离要准确;但目前确定株行距的方法为目测,而对基质进行打孔的方法一般都是使用单孔的打孔方法,打孔的工具基本是木条、竹竿等,因此,现有的打孔方法中,一方面人工目测确定扦插距离的方法容易使株行距不准确,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单孔的打孔方式效率低,难以实现标准规范化操作,不利于对扦插小苗的后期管理。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便于规范操作的打孔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且便于规范操作的打孔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打孔器,其适用于对无土栽培基质进行打孔,所述打孔器包括一底板及若干探头组,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安装面及操作面,所述探头组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其中,每一所述探头组包括若干探头,每一所述探头组的探头呈等间距地排列成一直线。
较佳地,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与所述探头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探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探头的另一端凸伸于所述安装面外,根据实际需要的扦插孔洞的距离在底板上开设安装孔,再将探头穿设于安装孔内并固定,设置方便灵活,可根据不同的株行距需要灵活设置不同的打孔器。
较佳地,所述探头为工字型螺钉,且探头优选为6mm大、5cm长的工字型螺钉,使用工字型螺钉作为探头,组装简便。
较佳地,所述操作面上还设置有把手,把手的设置便于打孔时进行提放操作;更优选地,所述把手为两个,两所述把手对称地固定于所述底板的相对的两端,两把手的设计使打孔操作时更省力。
较佳地,所述底板为聚氯乙烯硬板,聚氯乙烯硬板具有较好的硬度及强度,以保证托起所述探头。
较佳地,所述打孔器还包括控制所述底板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底板连接,通过升降机构驱动底板上下运动而实现自动打孔,节省人力,操作简便,且打孔效率高。
较佳地,所述打孔器还包括能移动的移动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安装于所述移动机构上,所述移动机构的移动带动所述升降机构同步移动,因此,通过移动机构和升降机构的配合可实现连续自动打孔的目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打孔器,包括一底板及若干探头组,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安装面及操作面,所述探头组等间距地固定于所述安装面上,其中,每一所述探头组包括若干探头,每一所述探头组的探头呈等间距地排列成一直线;因此,对栽培基质进行打孔时,将打孔器提放在平整后的栽培基质上,用手轻轻平压底板的操作面,使打孔器的探头和基质充分接触,然后将打孔器轻轻提起,即在栽培基质表面上形成株行距确定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孔洞,如此重复操作完成打孔作业,工作效率高,且操作规范,实现定点定距栽培,扦插后的小苗整齐美观,便于后期的日常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打孔器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打孔器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打孔器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打孔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久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6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花采摘器
- 下一篇:免耕多功能播种施肥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