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标签天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25160.4 | 申请日: | 201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1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智佳 |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36;G06K19/07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赵根喜;冯志云 |
| 地址: | 200336 上海市长宁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id 标签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标签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RFID标签天线。
背景技术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普及,RFID标签天线作为快速、实时、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术和信息标准化的基础,已经越来越广泛的被业界所重视,人们对各种不同领域金属以及非金属资财的追踪管理需求已日渐清晰化,比如超薄,超小,超轻的标签设计。这对标签天线的设计提出了更高且更复杂的要求。
虽然,随着标签天线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更小型化的标签天线--微带天线,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RFID标签天线,包括微带天线1和作为用户使用环境的金属反射板2,微带天线1包括基板11、芯片12、接地面13和辐射面14。
该天线具有低剖面、重量轻、成本低,适合各种载体,适合印刷电路板技术批量生产、易于实现圆极化、双极化、双频段工作等优点,然而现有的微带天线读写距离具有局限性,且其带宽不能满足各国家不同RFID频段的需求,由于标签天线贴合于载体上时,无其他防护措施,从而使标签天线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损坏。
因此,一种新型的小型化RFID标签天线成为行业内产品发展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FID标签天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RFID标签天线的读写距离具有局限性,且其带宽不能满足各国家不同RFID频段的需求及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FID标签天线,所述标签天线包含微带天线及所述微带天线背面的作为用户使用环境的金属反射板,所述RFID标签天线还包括所述微带天线的辐射面上方设置的加载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为平面金属板、开口向下的半环金属板或开口向下的U型金属罩。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的材质为铜、铝或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的材质为表面镀铜、镀银、镀金的板材或表面设置有导电薄膜的板材。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为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或菱形。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为多层,上层的所述加载金属板的面积小于下层的加载金属板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为一层或多层,每层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为一块完整金属板构成或两块以上金属板拼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距离所述微带天线的距离为1mm至5mm。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距离所述微带天线的距离为3mm。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优选的,所述加载金属板与所述微带天线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塑料、陶瓷或PCB。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可适用于任意现成的RFID标签以增加天线带宽、提高天线增益、改善方向图以及增加读写距离;本实用新型中的加载金属板结构可很好的保护内部标签天线因外界压力和冲击而损坏,尤其是在变形后形成半闭合或全闭合环的形式的时候效果更为明显。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微带天线上方设置加载金属板,由此在微带天线上加载了一个无源振子,提高标签天线增益,因此增加RFID标签天线的读写距离;拓展标签天线带宽,从而满足各国家不同RFID频段的需求;降低标签天线谐振频率,从而缩小标签天线尺寸。
本实用新型的RFID标签天线,可不与金属接地板相连接,纯粹形成独立结构,没有加载金属板时RFID标签天线也可独立工作。可通过调节加载金属板的长度和宽度,达到不改变原来标签天线谐振频率的情况下改善标签天线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RFID标签天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RFID标签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RFID标签天线的仿真实验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RFID标签天线仿真实验无加载金属板时的S11参数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RFID标签天线仿真实验有加载金属板时的S11参数示意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RFID标签天线仿真实验无加载金属板时的增益变化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智佳,未经刘智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5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