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4981.6 | 申请日: | 2012-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傅孟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泛特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英属维京*** | 国省代码: | 维尔京群岛;V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留置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留置针具,尤指一种可收纳针具的留置针结构。
背景技术
医疗体系的健全,可提供民众生病或受伤等时完善的治疗及保护等措施,更可提供民众不同的医疗信息。
然,于医疗行为上各个检测环节都有不同的器具及仪器使用,即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病患在需长时间或定时注射时,藉由留置针设置于人体上,可减少病患的扎针次数,并快速地注射;而留置针是一留置针与穿刺针一同搭配使用,将留置针穿刺并固定于人体间,然,当留置针固定后,该穿刺针抽离后,即成为具有高危险的物品,若无作较佳的收集或存放,如此会成为高传染性的工具,亦让未知者及操作者带着恐惧或害怕的心情。
发明内容
针对已知留置针的缺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其能提供使用者更便利及安全地操作使用方式。
申请人提出,该留置针具由一留置针装置及一穿刺装置所结合,其中该留置针装置包含一留置针管座、一留置针管、一固持件、一塞体、一导管、一固接座及一套盖所结合,该穿刺针装置包含一滑移件、一握杆、一穿刺针体及一座体所结合,其中该穿刺针装置的握杆间形成一弹片及一扣柱,提供连接穿刺针体的滑移件,经人体皮下穿刺后,取出向另一端滑移定位与扣固,使针体收纳存留于握杆间,让使用者操作便利且降低针体对他人的危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包含一留置针装置及一穿刺装置所构成,其特征在于:
该留置针装置包含:一套盖,于一端形成嵌部,设置于留置针管座的一端部;及一留置针管座,为Y状中空管,分别提供具有固接座的导管设置,及留置针管、固持件、塞体所穿设;
该穿刺装置包含:一穿刺针体,与滑移件对应;一滑移件,具有一握部及一夹固部,穿设于握杆间,并固设一穿刺针体;及一握杆,具有一轨道、一弹片及一扣柱,供滑移件设置;
其中,当留置针装置设置完成,将穿刺装置的滑移件延握杆的轨道向后端滑移嵌扣固持,使穿刺针体存留于握杆间,让使用者操作便利且降低针体对他人的危害。
该滑移件的夹固部具有一固接孔及一凹部。
该滑移件的一端具有一扣部所实施。
该握杆的弹片具有一凸部。
该握杆的弹片与扣柱提供嵌扣固持滑移件。
该握杆的弹片的凸部供滑移件的夹固部的凹部对应。
该握杆的扣柱供滑移件的夹固部对应。
该穿刺装置于头皮留置针使用所实施。
该穿刺装置包含一固持杆、一滑移件及一穿刺针体所结合,其中该固持杆具有一轨道、一扣柱及一具有凸部的弹片,该滑移件具有一握部及一扣槽。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配合图式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套盖扣固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穿刺装置的一侧扣固实施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穿刺装置的另一侧扣固实施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穿刺装置回缩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实施例另一侧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实施例剖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具的改良结构的实施例回缩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留置针具 1;
留置针装置 10;
留置针管座 100;
留置针管 101;
固持件 102;
塞体 103;
导管 104;
固接座 105;
套盖 106;
嵌部107;
穿刺装置 11、12;
握杆 110;
轨道 1100、1200;
扣柱 1101、1201;
弹片 1102、1202;
凸部 1103、1203;
滑移件 111、1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泛特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泛特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49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