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24956.8 | 申请日: | 2012-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 发明(设计)人: | 孙运涛;徐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天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79/00 | 分类号: | B23D79/00 |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沈国安 |
| 地址: | 214408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倒角 毛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小孔径工件上的毛刺孔进行倒角操作的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刺是影响产品质量和外观的一种常见缺陷,在机械加工中,加工孔时都会产生毛刺,因此需要用倒角的方法去除毛刺;
目前倒角的方法有很多种,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机械切削加工去除材料的方法进行倒角;另一类是用电化学加工去除材料的方法进行倒角;
机械切削加工进行倒角常见的有用比孔直径大一倍左右的钻头对孔进行倒角去除毛刺,由于倒角后的边与预孔之间存在两次毛刺的风险,所以经常是毛刺去除不干净;并且在倒角钻头和工具有干涉的情况下不能够进行去毛刺加工。所以用机械切削加工进行倒角去毛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局限性比较大;
电化学加工去毛刺常见的有电解去毛刺,由于设备资金投入比较大,易损易耗件多而使得加工成本比较高;而且电解液对环境和设备有腐蚀作用,易造成环境污染;
同时,对于一些小管径的管壁上的毛刺孔而言,无论是利用加工刀具的机械切削加工方法还是电化学方法,都无法方便的将工具伸入小尺寸管径内进行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简单快捷且加工效率高的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的支座,所述支座上设置有弧面凸块。
本发明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所述支座的表面上嵌置一球头,且球头的一部分露出支座形成一球冠状的弧面凸块。
本实用新型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的使用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带有弧面凸块的支座伸置于具有毛刺孔的待加工件的管孔内;
步骤二、位于待加工件管孔内的弧面凸块的弧面贴紧毛刺孔的孔壁,该弧面凸块的中心位于毛刺孔的中心轴线上,且弧面凸块的直径大于毛刺孔的直径;
步骤三、在待加工件的外管壁上施压一压力,使得待加工件的毛刺孔与弧面凸块相接触部位发生塑性挤压变形,从而消除毛刺孔上的毛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毛刺孔毛刺处采用挤压操作,因而不存在去除残余料的问题,避免了两次形成毛刺的缺陷,不但操作简单、倒角效果良好,而且提高了倒角效率;同时整个工艺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的和相应的机械设备相匹配,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成本下降;
本发明装置的最大优点在于:对于小管径的待加工件,可方便的将带有弧面凸块的支座伸置于管孔内,仅需将弧面凸块的弧面贴紧待加工件上的毛刺孔即可,无需在管孔内进行任何操作,随后再待加工件外施加压力,利用塑性挤压变形将毛刺去除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座1;
弧面凸块2;
待加工件3;
毛刺孔4。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涉及的一种球头倒角去毛刺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有固定于机床工作台上的支座1,所述支座1上设置有弧面凸块2,优选的,可在支座1的表面上嵌置一球头,并使得球头的一部分露出支座1形成一球冠状的弧面凸块;
进行倒角处理时采用以下工艺步骤:
步骤一、先将待加工件3套装在支座1上;
步骤二、位于待加工件3管孔内的弧面凸块2的弧面贴紧毛刺孔4的孔壁,同时,该弧面凸块2的中心位于毛刺孔4的中心轴线上,且弧面凸块2的直径大于毛刺孔4的直径;
步骤三、在待加工件3的外管壁上施压一压力F,使得待加工件3的毛刺孔4与弧面凸块2相接触部位发生塑性挤压变形,从而消除毛刺孔4上的毛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天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天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49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