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23973.X | 申请日: | 201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 发明(设计)人: | 易明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照射 玻璃 光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制电路板(PCB)自动光学检测装置,具体地说涉及这种光学检测装置需要线性光的照明部分的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型光传输系统由逐一的卤素灯点光源与扩散光路组成,供光的卤素灯实现线条光源会出现光斑现象,且光传输均匀度不够,也造成光学损耗巨大并且容易对要求均匀线光扫描对象检测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传输的工具,即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
一种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用于光学成像设备照明光传输,包括玻璃光纤丝、接收光口端2、线光成型金属盒5和出光口6,所述玻璃光纤丝由高折射率的多组分光学玻璃制成的丝芯料和低折射率的多组分光学导光束制成的皮料构成,多根玻璃光纤丝组成集束玻璃光纤2.1,集束玻璃光纤2.1的一端为接收光口端2,另一端设置在线光成型金属盒5内,该端在线光成型金属盒5的抛光端面4形成线型的出光口6。集束玻璃光纤2.1外套设保护软管3。
当光线从受光口进入光纤后,在芯、皮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实现了光的传导;若干根玻璃光纤丝集束后,外加保护软管,两端根据使用要求固接各种端套接口而进行制作,断面经光学抛光而成。
所述玻璃光纤丝组成集束玻璃光纤2.1,集束玻璃光纤2.1外套设保护软管3。保护软管3可以任意弯曲,出光口可以任意角度对于目标形成光学照射。
所述接收光口端2接收光源1发出的光线。所述光源1为卤素灯或者LED灯。
所述接收光口端2和出光口6的外端面为光学抛光端面,出光口6与抛光端面4平齐。接收光口端2和出光口6的外端面经光学抛光而成,为了更良好的受光和出光。
所述接收光口端2直径为15毫米至18毫米。优选为16.5毫米。
所述出光口6长度为180毫米至200毫米,宽度为0.5毫米至10毫米。长度优选为197.8毫米,宽度优选是0.8毫米。
所述单根玻璃光纤丝直径为50微米。若干根这样的所述玻璃光纤丝集束成端口16.5毫米直径的接收光口,然后平均均匀分布于长度为197.8毫米与宽度0.8毫米的出光口上。
所述出光口6的扩散角度为45-5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属于一种印制电路板PCB自动光学检测装置的光学照明和光传输部分,由玻璃光纤丝,接收光口端,保护软管、线光成型金属盒组成所构成。当卤素灯泡光线从接收光口进入光纤后,在芯、皮界面上发生多次全反射,实现了光的可弯曲传导。光纤束轨将点状光源变成需要 宽度长度的线状光线。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可以使点面光源底损耗的变成线条光源,从而使光传输均匀,节约能源,减少对扫描对象检测产生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光纤使用方式和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出光面结构尺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接收光线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抛光端面和出光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光源、2为接收光口端、3为保护软管、4为抛光端面、5为线光成型金属盒、6为出光口、2.1为集束玻璃光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用于光学成像设备照明光传输,包括玻璃光纤丝、接收光口端2、线光成型金属盒5和出光口6,所述玻璃光纤丝由高折射率的多组分光学玻璃制成的丝芯料和低折射率的多组分光学导光束制成的皮料构成,多根玻璃光纤丝组成集束玻璃光纤2.1,集束玻璃光纤2.1的一端为圆形的接收光口端2,另一端设置在线光成型金属盒5内,该端在线光成型金属盒5的抛光端面4形成直线型的出光口6。集束玻璃光纤2.1外套设保护软管3。图1中同时显示了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的弯曲效果图,分别是多角度照射玻璃光纤向左弯曲、不弯曲和向右弯曲的示意图。
所述玻璃光纤丝组成集束玻璃光纤2.1,集束玻璃光纤2.1外套设保护软管3。保护软管3可以任意弯曲,出光口可以任意角度对于目标形成光学照射。
所述接收光口端2接收光源1发出的光线。所述光源1为卤素灯或者LED灯
所述接收光口端2和出光口6的外端面为光学抛光端面,出光口6与抛光端面4平齐。接收光口端2和出光口6的外端面经光学抛光而成,为了更良好的受光和出光。
所述接收光口端2直径优选为16.5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力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39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光板结构
- 下一篇:自动发卡机的卡尽检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