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滚轮扶正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23097.0 | 申请日: | 2012-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梦华;王世杏;刘练;胡勇;张佳;张鹏;杨辉;王志敏;李根;段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65108 | 代理人: | 何玉祥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滚轮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斜度侧钻水平井酸压作业井下配套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刚性滚轮扶正器。
背景技术
塔河油田的大斜度侧钻水平井中的酸压完井管柱底,其自带起导向作用的普通刚性扶正器。此种扶正器与裸眼岩石摩擦性质由为滑动摩擦,摩擦块接触面积大,滑动摩擦阻力较大,在井斜角和狗腿度较大水平井段易硬遇阻,无法通过,导致酸压完井管柱无法下至设计位置。经测验托甫县的2CX井设计下入位置为7370m(斜),模拟通井至7108.03m(设计7370m)遇阻8t,活动10次无效;组下酸压完井管柱至7108.65m遇阻,加压6t,活动6次,无效。酸压完井管柱未下至设计位置,未达到地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摩擦系数小,最大可能降低酸压完井管柱遇阻遇卡事故,确保酸压完井管柱顺利下至设计处,满足侧钻水平井分段酸压改造、 评价储层物性、含油气性、分段采油的刚性滚轮扶正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刚性滚轮扶正器其是由扶正器体,以及与扶正器体一体连接的公扣接头和母扣接头组成,三者共同构成一中段粗,两侧细的空腔体。在扶正器体表面开设有至少三条流道,流道在扶正器体表面呈螺旋状,在每条流道两侧设置有滚轮。
由于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彻底改变裸眼侧钻水平井起导向作用井下工具导向原理,管柱与裸眼井段“面与面”产生的摩擦力革新成“面与点”摩擦力,滑动摩擦转变成滚动摩擦,使得酸压完井管柱下入过程所受摩擦力最下化,最大可能降低酸压完井管柱遇阻遇卡事故,确保酸压完井管柱顺利下至设计处,满足侧钻水平井分段酸压改造、 评价储层物性、含油气性、分段采油的目的,从而最大程度挖潜缝洞单元潜力。
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刚性滚轮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图例:1、轴槽,2、滚轮,3、流道,4、公扣接头,5、轮轴,6、扶正器体,7、母扣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刚性滚轮扶正器其是由扶正器体6以及与扶正器体6体连接的公扣接头4母扣接头7成,三者共同构成一中段粗,两侧细的空腔体。在扶正器体6面开设有至少三条流道3,流道3在扶正器体6表面呈螺旋状,在每条流道3两侧设置有滚轮2。
在每条流道3两侧开设有轴槽1,轴槽1内设置轮轴5,滚轮2套于轮轴5上。
母扣接头7用来连接上部管柱油管;滚轮2用来承受管柱部分重量并使之距中,并实现由滑动变成滚动,丛而实现管柱在入井过程中由原来的滑动变为滚动,使入井管柱阻力减小,达到入井管柱顺利到达设计位置;流道3起到环空流体顺利流过,减少流体在流动过程中的阻力,公扣接头4用来连接下部管柱及土封隔器的作用。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30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餐具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杂交玉米新品种选种及育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