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钛渣冶炼直流电弧炉外围给料分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2614.2 | 申请日: | 2012-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3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吕延昆;刘平;黄栓保;王倩;常强;韩艳华;马宪斌;屠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3/18 | 分类号: | F27B3/18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 53106 | 代理人: | 何健 |
地址: | 651600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冶炼 直流 电弧炉 外围 料分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料的分配装置。具体讲涉及钛渣冶炼直流电弧炉外围给料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技术中,加料点分为中空电极加料点和外围加料点2种。外围加料数量一般为3-6个,要求各个加料点必须连续加料、且加料量相等,还需要考虑还原剂的配比等问题。国内还未见到采用分料布料装置冶炼钛渣,为提高电炉热效率和保护炉顶设备,需要采用外围分料方式加料进入电炉冶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实用可靠的分料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将输送物料均匀分配到若干个下料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钛渣冶炼直流电弧炉中心和外围给料分料装置实现方法如下:
一种钛渣冶炼直流电弧炉外围给料分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分料装置包括外壳和设在外壳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集料器、带调节手柄的下料杯、圆形分料锥以及环形分布于圆形分料锥,由挡板分隔开的不少于一个的下料口。
本实用新型外壳由上部圆形下料仓和下部圆形下料仓构成。
本实用新型调节手柄固定在下料杯外侧,该调节手柄两端套在外壳两侧的套孔上。通过调整调节手柄可以调整下料杯的位置和倾斜角度。控制下料杯下口出料的方向和位置。
本实用新型圆形分料锥的底圆直径小于圆形下料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圆形分料锥的上部锥体设置为伸入到上部圆形下料仓中。
本实用新型物料从进料口进入分料器,在集料口内料流收束起来,通过调节手柄来控制下料杯的位置和下料角度,使得料流均匀分布在分料椎上。分料椎体下方被分成若干角度相同的分料口。实现每个分料口下料速度的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体积小,可方便的实现不同总下料速度下的各个下料点下料速度的均匀。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图1是外围给料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P-P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钛渣冶炼直流电弧炉外围给料分料装置。本实用新型特征在于:分料装置包括外壳1和设在外壳1的分料机构,分料机构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集料器2、带调节手柄4的下料杯3、圆形分料锥5以及环形分布于圆形分料锥5,由挡板分隔开的不少于一个的下料口6。
本实用新型外壳1由上部圆形下料仓1A和下部圆形下料仓1 B 构成。
本实用新型调节手柄4固定在下料杯3外侧,该调节手柄4两端套在外壳1两侧的套孔8上。
本实用新型圆形分料锥5的底圆直径小于圆形下料仓1A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圆形分料锥5的上部锥体设置为伸入到上部圆形下料仓1 A中。
物料从进料口1进入集料器2,在集料器2内形成集中的料流,料流全部进入下料杯3,通过调节固定在下料杯3上的调节手柄4,来调整下料杯3的左右位置和倾斜角度。使得经过下料杯3后的料流正对分料椎5,并均匀的覆盖在分料椎5上,分料椎5下方与3个或更多个出料口相连。每个出料口在分料椎5底面圆周上所占角度相同。分布在分料椎5上的料流被均匀的切割分配到出料口中。
通过实际测量每个出料口的下料比率,可以针对性的调整下料杯3的位置和倾斜角度,获得需要的下料速度。
在分料椎5的底面圆周上,以相同的圆周角度分割出若干的分料口。下料口数量可以是3个、4个或更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2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