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定模宽铅带铸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20737.2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9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杜虎;张雷;熊建州;李文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25/04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帅玲 |
地址: | 441004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定模宽铅带 铸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色金属铸造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铅酸蓄电池极板板栅用的铅带铸造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极板的拉网板栅制造工艺需要板宽80mm左右的铅板带;极板的冲孔板栅制造工艺需要板宽300mm左右的铅板带。目前国内制造铅带的铸造技术上使用的是如图3、图4所示的轮带式铸造技术和图5所示的双辊铸轧式铸造技术。图3、图4所示的轮带式铸造装置中,序号9为钢带转向辊,序号10为钢带,序号11为铅带,序号12为铸嘴,序号13为铅带转向辊,序号14为铸辊,其铅带与钢带中心在一个平面,铅带要出带必须强制使其偏离中心,由此限制了其铸造宽度不能太大,只能满足拉网板栅制造工艺所需要的板带宽度。图5所示的双辊铸轧式铸造装置中,序号15为铅带,序号16为铸轧辊,其冷却区段较小,因此其铸造速度较慢。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定模宽铅带铸造装置,以避免铅带出带必须偏离钢带中心,同时冷却区段长,能提高铸造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动模,动模上开有带动成形后的铅带向下运动的横槽;定模内的隔热垫隔开定模的注铅和冷却两部分,定模的注铅部分内设有注铅管,铅液经注铅管注入到定模中,注铅管周围装有用于给铅液保温的加热器,定模上部接入防止铅液从上部动定模接触面中溢出的气体压力系统;在定模的冷却部分设有内部通有冷却水的弧形槽,冷却水使动模与定模间的铅液结晶形成铅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避免出带时铅带与钢带分离所出现的干涉问题,可以铸造更宽的铅带,能有效提高铸造速度,满足拉网板栅及冲孔板栅等制造工艺所需要的板带宽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动模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现有轮带式铸造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双辊式铸轧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动模1上开有带动成形后的铅带向下运动的横槽2,定模6内的隔热垫7隔开定模6的注铅和冷却两部分,定模6的注铅部分内设有注铅管5,铅液经注铅管5注入到定模6中,注铅管5周围装有用于给铅液保温的加热器4,定模6上部接入气体压力系统3,气体压力系统3内通有一定压力的氮气,防止铅液从上部动定模6接触面中溢出,在定模6的冷却部分设有内部通有冷却水的弧形槽8,冷却水使动模与定模间的铅液结晶形成铅带。
工作前,注铅管5周围的加热器4将定模上部预热到一定温度,动模1内部和定模6下部的弧形槽8内通冷却水。注铅时,动模1旋转,铅液从注铅管5管壁上的孔注入到定模6,并流向动定6模形成的结晶器内,铅液先接触到冷却的动模1的表面,并在动模1上横槽2的带动下向定模6下部运动,在动模1与定模6的双面冷却下形成铅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20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