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通道变多通道的分道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957.3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3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巢芳兴;刘彬;孙峥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35/24 | 分类号: | B65B35/24;B65G47/6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4213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分道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道输送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单通道变多通道的分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食品包装行业用的分道输送装置种类较多,例如中国专利CN202296340U中公开的“一分二分道机”以及中国专利CN202130598U公开的“伺服分道装置”。前者通过设置在输送带一侧的带有档块的链轮装置在不同时刻形成不同的输送导向面进行分道,此装置适用于瓶罐类具有较大体积的物体的分道,并且输送速度不高也难以实现一分多的分道输送;后者的伺服分道装置虽然可以实现一分多,但是采用的是活动输送通道的结构,其依然难以适用于脆弱的太阳能电池硅片。
由于太阳能电池硅片较薄而容易在输送中破碎,故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片生产过程中重要通过以下两种设备实现电池片的分道输送。一是采用机械手抓取然后放置指定位置,其缺点是机械手开发维护成本较高并且运行速度低产能低;二是硅片依靠与输送带的摩擦力,将速度降为零,进而对硅片位置定位,此分道装置缺点是定位稳定性较低且一般产能为1800片/小时,适用于低速情况,不能满足现代大型企业生产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护成本低、产能高、稳定性好的单通道变多通道的分道输送装置,该装置适用于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单通道变多通道的分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进料输送带、上升输送机构和分道输送带,所述进料输送带、分道输送带设置在机架上,所述上升输送机构设置在进料输送带左、右两条皮带之间并可以上下运动,所述分道输送带设置在进料输送带侧边,分道输送带一端与上升输送机构位置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上升输送机构包括挡板、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上升输送带和运动机构,所述挡板设置在上升输送机构沿进料输送带运动方向的一端并固定于运动机构,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在挡板的根部,用于检测产品到位信息,所述第二传感器设置在上升输送带之间,用于检测产品进入信息,所述上升输送带设置在运动机构上,所述运动机构根据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检测的信息进行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产品分道后准确进入分道输送带而不造成偏离坠落,所述分道输送带两侧设有分道导轨。
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产品由上升输送机构向分道输送带传送时因颠簸而造成破碎,所述分道输送带所处平面高于进料输送带所处平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进料输送带处设置任意多个上升输送机构并对应设置分道输送带即可实现一分多的单通道变多通道转换,提高产品生产线效率,同时不会造成产品的进料输送带的堆积,避免了单个产品之间在分道时的相互挤压,降低了产品的破碎率,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产品到达上升输送机构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产品到达上升输送机构的挡板时结构示意图;
图4为产品由上升输送机构传送至分道输送带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单通道变多通道的分道输送装置,包括机架1、进料输送带2、上升输送机构3和分道输送带4,所述进料输送带2、分道输送带4设置在机架上1,上升输送机构3设置在进料输送带2左、右两条皮带11之间并可以上下运动,分道输送带4设置在进料输送带2侧边,分道输送带4一端与上升输送机构3位置对应,分道输送带4两侧设有分道导轨5,分道输送带4所处平面高于进料输送带2所处平面。
上升输送机构3包括挡板31、第一传感器32、第二传感器33、上升输送带34和运动机构35,挡板31设置在上升输送机构3沿进料输送带2运动方向的一端并固定于运动机构35,第一传感器32设置在挡板31的根部,用于检测硅片6到位信息,第二传感器33设置在上升输送带34之间,用于检测硅片6进入信息,上升输送带34设置在运动机构35上,运动机构35根据第一传感器32和第二传感器33检测的信息进行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光伏(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9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机辅助开袋装置
- 下一篇:基于平流层飞艇的流体回路热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