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变色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9933.8 | 申请日: | 201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伍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锦创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4;F21V23/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变色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变色灯。
通常,需要采用复杂的电路才能实现LED灯变色,例如LED变色灯的每个单位都是由红、绿、蓝三基色组成,另外还要辅以电源部分、变色控制部分等辅助电路,上述电路不仅制造工艺复杂,而且采用复杂的电路在实际使用中也会增加出问题的机率,维修成本也较高。同时,上述LED变色灯相对于LED单色等也极大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LED变色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芯片可实现LED灯渐明、渐亮、单闪、双闪、两灯对闪等多种变色闪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LED变色灯,包括LED发光体,封装LED发光体的透明树脂和封装在所述透明树脂内部的用来控制LED发光体颜色的控制芯片,所述LED发光体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LED发光体可发出至少两种颜色的光。
优选地,所述LED发光体为至少一个;所述LED发光体可发出三种颜色的光。
优选地,还包括两个架设所述LED发光体的脚架;所述控制芯片驱动所述LED发光体的电压为2.0~4.8V。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芯片可实现LED发光体渐明、渐亮、单闪、双闪、两灯对闪等多种变色闪烁效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变色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变色灯一个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变色灯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LED变色灯一个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控制芯片;2透明树脂;3LED发光体;4脚架。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图1所示的优选实施例1,一种LED变色灯,包括LED发光体3,用于架设LED发光体3的两个脚架4,封装LED发光体3的透明树脂2和封装在透明树脂2内部的控制芯片1;控制芯片1上设置有一个颜色的输入端,例如:红光、蓝光或绿光,本实施例优选一个LED发光体,控制芯片1通过控制LED发光体3的电流或电压来控制LED发光体3颜色。控制芯片1驱动LED发光体3的电压为2.0~4.8V。
若LED发光体3为蓝光时,控制芯片1通过管脚与蓝色BL输出连接,驱动LED发光体3发蓝光;若LED发光体3为红光时,控制芯片1通过管脚与红色RL输出连接,驱动LED发光体3发出红光;若LED发光体3为绿光时,控制芯片1通过管脚与蓝色GL输出连接,驱动LED发光体3发绿光。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2,一种LED变色灯,控制芯片1上设置有两个颜色的输入端,分别是红光和蓝光,本实施例优选两个LED发光体,控制芯片1通过控制LED发光体3的电流或电压来控制LED发光体3颜色。
控制芯片1通过管脚与蓝色BL输出连接,驱动LED发光体3发蓝光;或者控制芯片1通过管脚与红色RL输出连接,驱动LED发光体3发出红光;控制芯片1还可通过程序控制驱动电压波形,使LED发光体3依次发光或者两个LED发光体3同时发光,形成混色品红光,达到渐明、渐亮、单闪、双闪或两灯对闪等多种变色闪烁效果。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3,一种LED变色灯,控制芯片1上设置有三个颜色的输入端,分别是红光、绿光和蓝光,控制芯片1通过控制LED发光体3的电流或电压来控制LED发光体3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锦创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锦创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99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合基板和半导体器件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体封装SRAM存储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