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长柄弦琴的琴弦受力平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8691.0 | 申请日: | 2012-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岳 |
主分类号: | G10D3/12 | 分类号: | G10D3/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李宇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淡水***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柄弦琴 琴弦 平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长柄弦琴的琴弦受力平衡装置,尤指一种能使长柄弦琴所有琴弦所产生的强大受力结构能因可调整的反向拉力结构,抵销琴弦及其相关定位构件的大部分受力而达到几乎是零受力平衡状态的琴弦受力平衡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长柄弦琴(例如吉他、琵琶、月琴、胡琴或提琴等具有长柄及共鸣箱的类似琴乐器)主要是由作为共鸣箱的琴身及琴柄所构成,并在琴身及琴柄之间设有多数琴弦。
以图1所示的吉他为例,作为琴身(Body)的共鸣箱10与琴柄11通常是分别制成后,再将两者组装在一起。上述琴柄11于一端形成倾斜的琴头(Head)12,每一条琴弦(Strings)13的一端选择定位于设置在琴头12上的相对上弦栓14,然后拉过整个琴颈(Neck)部位及音孔(Sound Hole)101后,使其另一端分别定位设置在琴桥(Bridge)15的相对下弦栓16。同时,每一条琴弦13均拉过相对的上弦枕(Nut)17及下弦枕(Saddle)18以形成所需的弹奏间隙高度。
由于吉他是一种弦乐器,通常必须有卷弦调整机构,用以调整吉他琴弦的张力,并符合旋律音准。依上述结构的多数琴弦13主要是透过每一个对应于每一条琴弦13的弦钮(Tuning Head)19加以调整。
在每一条琴弦13调整到已符合旋律音准的张力状态下,以如图示的传统六弦古典吉他为例,在经过测试后,其第一弦的拉力(Tension)约为7.28公斤,第二弦的拉力约为7.22公斤,第三弦的拉力约为7.32公斤,第四弦的拉力约为8.41公斤,第五弦的拉力约为9.03公斤,第六弦的拉力约为7.71公斤,总拉力可以达到46.96公斤。如此强大的拉力,使得定位多数琴弦13一端的琴头12以及另一端的琴桥15都会因受到强大的拉力而产生翘曲会变形的现象,而严重影响到琴弦的紧度及弹奏的音质。
即因为此种现象,一般此类吉他(或类似弦乐器)的演奏者会在弹奏前调整琴弦张力到所需紧度,但在使用后,则会将琴弦放松,以防止如上述强大拉力对于吉他所造成的损害。但除了使用前后必须反复调整琴弦松紧度,较为琐碎与麻烦之外,在经过多次的反复调整琴弦后也会因弹性疲乏而严重影响到整个吉他的弹奏质量。
针对如上述的吉他使用弊端,中国台湾第089210940号《吉他柄的曲度调整器结构改良》专利案及第089204619号《吉他柄的调整器改良》专利案,主要都是在吉他柄(即上述琴颈)预设一纵向槽,然后在槽中放入一弯度调整器。但此类先前技术必须破坏吉他的基本构件结构,也就是在吉他的琴柄开设槽孔,在能改善琴头弯曲现象之前,已对吉他本身造成破坏,显然并非理想的解决方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提供一种长柄弦琴的琴弦受力平衡装置,可在无需破坏长柄弦琴既有构成件,不会影响长柄弦琴弹奏音质情况下,使原本承受强大受力结构的琴弦及其相关定位构件,能因抵销琴弦及其相关定位构件的大部分受力而达到几乎是零受力的平衡状态。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长柄弦琴琴弦受力平衡装置,使用者在弹奏前后无须反复调整琴弦。
本实用新型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长柄弦琴琴弦的受力平衡装置,能确保长柄弦琴在长期使用下亦能保持琴弦的良好弹奏质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长柄弦琴的琴弦受力平衡装置,包含作为琴身的共鸣箱与琴柄,所述琴柄于一端形成琴头,另一端形成与共鸣箱连结的琴颈部位,多数琴弦的每一琴弦的一端选择定位于设置在所述琴头上的每一预设相对上弦栓,所述琴弦拉过琴颈部位,使所述琴弦另一端分别定位设置在琴桥的每一预设的个别相对下弦栓,且在该上弦栓与下弦栓之间的所述每一条琴弦,与该长柄弦琴间形成所需的弹奏间隙高度,从而形成琴弦的正向拉力结构;所述琴头及琴桥之间含有设于长柄弦琴外部的反向拉力装置,该反向拉力装置以一可调整系带的一端定位连接于受力的琴桥,所述可调整系带另一端则连接定位于上述琴头;所述反向拉力装置调整相对于所述琴弦的正向拉力结构的反向拉力,使多数琴弦及相关定位构件达到受力平衡状态。
于可行实施例中,所述上弦栓与下弦栓之间设有上弦枕及下弦枕,该上弦枕与下弦枕之间形成所述弹奏间隙高度。
于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琴弦拉过共鸣箱上的一音孔。
于可行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系带一端连接定位在琴桥上所有琴弦的往外延伸端,另一端则连接在所述琴头。
于可行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系带一端连接定位在琴桥,另一端则连接在所述琴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岳,未经黄华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86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的车道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副仪表板总成的前端面板的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