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F-ID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17748.5 | 申请日: | 2012-10-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曾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为纬连科制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万商天勤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9 | 代理人: | 王志明 | 
| 地址: | 51811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f id 手机 | ||
1. 一种RF-ID手机,包括壳体,和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数据处理单元(1)、通信单元(2),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与所述通信单元(2)双向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RF-ID单元(4),该RF-ID单元(4)包括相互双向连接的RF-ID标签(41)和RF-ID天线(42),所述RF-ID标签(41)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双向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41)为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芯片,所述RF-ID天线(42)为电路板上的蚀刻天线。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单元(4)安装在所述壳体背盖的内壁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标签(41)通过外连接线(43)与数据处理单元(1)双向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手机还设有供手机智能卡(3)插接的卡座(11),所述卡座(11)内设有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连接并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匹配的卡座接口(12),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可与所述卡座接口(12)接触使得所述手机智能卡(3)与所述数据处理单元(1)双向连接;
所述RF-ID单元(4)还包括RF-ID单元——手机接口(43),所述RF-ID单元——手机接口(43)与RF-ID标签(41)连接并与所述卡座接口(12)匹配,所述RF-ID单元——手机接口(43)可与所述卡座接口(12)接触使得RF-ID标签(41)与数据处理单元(1)双向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单元(4)还包括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所述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与RF-ID标签(41)连接并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匹配,所述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可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接触使得RF-ID标签(41)与手机智能卡(3)双向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单元——手机接口(43)和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分别蚀刻于接口电路薄膜(45)的正反两面;
所述接口电路薄膜(45)可插入所述卡座(11)并夹置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和卡座接口(12)之间,使得所述RF-ID单元——手机接口(43)与所述卡座接口(12)接触、所述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接触。
8. 一种RF-ID单元电路板,其特征在于:集成有RF-ID标签(41)和RF-ID天线(42),所述RF-ID标签(41)与RF-ID天线(42)双向连接;所述RF-ID单元电路板还外接有接口电路薄膜(45),接口电路薄膜(45)的正反两面分别蚀刻有RF-ID单元——手机接口(43)和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
所述RF-ID单元——手机接口(43)和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分别与RF-ID标签(41)双向连接;RF-ID单元——手机接口(43)与所述卡座接口(12)匹配;所述RF-ID单元——手机智能卡接口(44)与RF-ID标签(41)连接并与所述手机智能卡接口(31)匹配。
9. 一种RF-ID手机后盖,可拆卸得安装在手机背部,其特征在于:其内壁安装有权利要求8所述的RF-ID单元电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为纬连科制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为纬连科制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774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调制成像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尼龙织物的表面接枝改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