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进行侧面挤水的胶棉拖把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14653.8 | 申请日: | 201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景宁 |
| 主分类号: | A47L13/257 | 分类号: | A47L13/257;A47L13/4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3100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进行 侧面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棉拖把,尤其是一种可进行侧面挤水的胶棉拖把。
背景技术
胶棉拖把的拖把头上具有胶棉体,握杆上具有挤水机构对胶棉体进行挤水,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胶棉体就能拧干,不脏手,使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现有技术中胶棉拖把大体可以分为两侧辊轮挤水和对折挤水两种,其中对折挤水的胶棉拖把原理相似,均是包括握杆、拖把座、提拉组件、对折挤水机构和胶棉块,其中提拉组件设于握杆上,拖把座设于握杆下部,对折挤水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胶棉块定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第一夹板一端和第二夹板一端铰接,第一夹板另一端与拖把座连接,第二夹板另一端也与拖把座连接,提拉组件作用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用于提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胶棉块进行对折式挤压。
现有对折式胶棉拖把的专利技术很多,例如本申请人的中国专利“三段式挤水胶棉拖把”(授权公告号CN201870582U,授权公告日2011年6月22日),该方案包括拖把杆、拉杆组件、挤水组件以及清洁块(即胶棉块),拖把座与拖把杆的下端连接,挤水组件包括连接头、一对连接块以及一对夹板,拖把座下部的两端上分别铰接一个所述连接块,连接头位于拖把座的下方中部,连接头的两侧上各与一滑板铰接,该滑板叠置于夹板的底面上,且沿夹板长度方向上滑动,夹板的顶面上设有长滑槽孔,连接块上设有销柱,夹板与连接块经长滑槽孔和销柱配合滑动连接;清洁块卡固于滑板的底面上。该方案的清洁块在滑板的最内端和最外端都能受到较大的夹持力,挤水效果较好。但是对折式胶棉拖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清洁块的前后两侧面处没有施加挤压力的装置,使用时就会留有水无法挤出,即前后侧面挤水不彻底或无法挤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进行侧面挤水的胶棉拖把,可以对胶棉块的前后两侧面施加挤压力进行挤水,挤水更加彻底,使用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进行侧面挤水的胶棉拖把,包括握杆、拖把座、提拉组件、对折挤水机构和胶棉块,其中提拉组件设于握杆上,拖把座设于握杆下部,对折挤水机构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胶棉块定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第一夹板一端和第二夹板一端铰接,第一夹板另一端与拖把座连接,第二夹板另一端也与拖把座连接,提拉组件作用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用于提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胶棉块进行对折式挤压,在拖把座的前部设有第一辊轮,拖把座的后部设有第二辊轮,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的轮轴平行于胶棉块的前侧面或后侧面,第一辊轮位于胶棉块前侧面的挤压行程上,第二辊轮位于胶棉块后侧面的挤压行程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前、后、上、下”是以人手持拖把的握杆并且直立状态的位置作为参照。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内缘之间距离略小于胶棉块沿拖把座前后方向的宽度。
3、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为中间粗两头细的纺锤形。
4、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在垂直于其轮轴的截面上具有沿周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圆弧形凸齿。
5、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沿其轮轴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对折挤压后的胶棉块沿拖把座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提拉组件上拉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行,对折挤压胶棉块进行挤水,同时拖把座前部和后部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对胶棉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进行辊压挤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可对胶棉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进行辊压挤水,挤水彻底,效果好。
2、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辊轮对胶棉块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进行辊压挤水,使用轻松省力,拖把整体稳定性好,同时还能减少对胶棉块的摩擦,不易损伤胶棉块,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进行侧面挤水的胶棉拖把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附图1的挤水状态图;
附图3为附图1中的拖把座的放大图;
附图4为附图2中的拖把座的放大图;
附图5为附图4的A部放大图;
附图6为附图1或附图2中的第一辊轮的结构图;
附图7为附图6的横截面图。
以上附图中:1、握杆;2、拖把座;3、提拉组件;5、第一夹板;6、第二夹板;7、胶棉块;10、第一辊轮;11、凸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景宁,未经谢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6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