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283.8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林森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森华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led 显示器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显示器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LED显示器是安装在车上通过点阵亮灭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的设备。与普通的静止LED显示器相比,车载LED显示器对稳定性、抗干扰性、防震、防尘等方面的要求更高。现有的车载LED显示器的固定安装方法主要有嵌入式和吸顶式两种。但是,目前的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无法同时满足这两种安装方式,如具备两种安装方式,必然要开二套产品的模具,这样造成成本高,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重复开模、成本高、浪费资源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其包括:面板,用于覆盖在车载LED显示器上;嵌入盒,包括一个凹槽,所述凹槽用于嵌入车载LED显示器,所述面板的周缘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周缘;吸顶盒,呈凹槽结构,且所述吸顶盒的前侧开放,所述嵌入盒从所述吸顶盒的前侧伸入所述吸顶盒中。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面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嵌入盒的前侧上设有多个LED指示灯,所述多个LED指示灯和所述多个通孔一一对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凹槽的后壁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凹槽的后壁设有第一出线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吸顶盒的后壁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螺钉,所述嵌入盒的两端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吸顶盒的两端设有螺柱,所述螺柱和所述第一螺孔对应,所述螺钉从所述第一螺孔插入所述螺柱中以固定连接所述嵌入盒和所述吸顶盒。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吸顶盒的顶端设有第二螺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嵌入盒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三螺孔。
根据上述车载LED显示器固定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吸顶盒的后壁设有第二出线孔。
由上分析,本实用新型可以同时为车载LED显示器提供嵌入式和吸顶式安装模式,借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安装车载LED显示器时,节省资源和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吸顶盒与一体的嵌入盒和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嵌入盒和面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图2和图3示意性的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外观结构、分解结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面板1、嵌入盒2和吸顶盒3。面板1用于覆盖在车载LED显示器上。嵌入盒2包括一个凹槽22。凹槽22中用于嵌入车载LED显示器。面板1的周缘可以通过扣合的方式固定于凹槽22的周缘或者说嵌入盒2的边缘。吸顶盒3呈凹槽结构,如图2所示,吸顶盒3的前侧开放,嵌入盒2从吸顶盒1的前侧伸入吸顶盒1中。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面板1上设有多个通孔11,嵌入盒2的前侧上设有多个LED指示灯21,多个LED指示灯21和多个通孔11一一对应。例如LED指示灯21和通孔11均为三个,LED指示灯21通过通孔11向外发光。
为了加快车载LED显示器的散热,凹槽22的后壁设有多个第一散热孔26;吸顶盒3的后壁设有多个第二散热孔32。
为了便于设置各种线缆,凹槽22的后壁设有第一出线孔25,吸顶盒3的后壁设有第二出线孔34。
本优选实施例还包括螺钉(未示出),嵌入盒2的两端设有第一螺孔23,吸顶盒3的两端设有螺柱33,螺柱33和第一螺孔23对应,螺钉从第一螺孔23插入螺柱33中以固定连接嵌入盒2和吸顶盒3。
另外,吸顶盒3的顶端设有第二螺孔31,第二螺孔31可以与汽车内顶部的相应紧固件进行连接。嵌入盒2的前侧设有多个第三螺孔24,第三螺孔24位于同端的两个第一螺孔23之间。第三螺孔24在与车内嵌入用卡槽紧固连接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森华,未经林森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2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