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收干馏炉排出半焦热量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251.8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2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成;吴冠蕾;郭华峰;刘婵;左君;刘伯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成大弘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5/00 | 分类号: | C10B4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6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收 干馏 排出 热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在回收干馏炉排出半焦热量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干馏炉底部设置冷瓦斯喷射装置,使干馏炉排出半焦温度由500℃~550℃降低到250℃~300℃,回收的热量用于补充干馏需要的热量,降低干馏炉的热量消耗。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传统干馏炉对干馏后的半焦含有的物理显热并不回收,将半焦直接排入水池,用水冷却后再将半焦送往堆场。一般干馏后的半焦的温度为550℃左右,含有的热焓为13.5×104kcal/t,相当于整个干馏工艺消耗的热量一半还多。这种工艺不仅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而且增大了供热设备的负荷,造成投资和运行成本的增加。半焦热量之所以不能回收的原因主要是,1、干馏炉内有瓦斯,随着半焦的排出会有部分瓦斯泄出,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导致生产不安全,而直接将半焦排入水封池,可避免这些弊病;2、采用干法出焦投资成本很高,回收的热量不能直接用于干馏工艺,而且干法出焦一般采用的载体为水或空气,回收热量后得到的是低温水或者低温空气,用途受到限止,经济上不合算;3、在干馏炉内直接回收半焦的热量会造成干馏炉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经济上也不合算。基于以上原因,干馏炉半焦热量的回收利用成为干馏行业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干馏炉半焦热量不能直接回收的现状,降低干馏工艺的热量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保护环境和保障生产安全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回收干馏炉排出半焦热量的装置,其特征是:在干馏炉底部设置由花墙、冷瓦斯通道、冷瓦斯喷孔组成的冷瓦斯喷射装置,喷出35℃~45℃的冷瓦斯,使干馏炉排出半焦温度由500℃~550℃降低到250℃~300℃,回收的热量用于补充干馏需要的热量,降低干馏炉的热量消耗。所述冷瓦斯喷射装置设置于干馏炉排焦通道的两侧,由花墙、冷瓦斯通道和冷瓦斯喷孔组成。在干馏炉工作运行时,气柜中已被冷却到35℃~45℃的冷瓦斯经瓦斯风机送入设置于干馏炉下部花墙内的冷瓦斯通道,再经设置于花墙两侧的冷瓦斯喷孔喷入干馏炉的排焦通道,排焦通道内是己经干馏完的半焦,温度为500℃~550℃,遇到冷瓦斯后被冷却到250℃~300℃后排出炉外。冷瓦斯吸收半焦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到400℃以上,升温后的冷瓦斯继续在干馏炉中上升,将吸收的热量交换给没有干馏的油页岩,最后和油页岩干馏产生的油气一起从干馏炉上部排出,排出时温度为90℃~110℃。干馏炉安装冷瓦斯喷射装置后回收半焦的热量约为半焦所携带的物理显热的50%左右,而且这一热量直接用于油页岩的干馏,热效率很高。从干馏炉上部排出的干馏油气经冷却收油后,瓦斯温度被降低到35℃~45℃,送入气柜,再经瓦斯风机和连接管道送入冷瓦斯喷射装置,继续冷却半焦,如此循环,形成连续的工艺。
本发明新型的冷瓦斯喷射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的特征是:1、内循环。回收半焦的余热的载体是干馏产生的油气经冷却收油后的冷瓦斯,对干馏产生的油气进行冷却是干馏工艺自身的要求,不会增加运行成本,收油后的冷瓦斯再用于回收油页岩半焦的余热,使整个工艺形成内部循环,可以连续运转。2、炉内回收。目前煤的焦化厂回收干馏后焦炭的余热、发电厂回收灰渣的余热都是在炉外进行,而本发明是在炉内回收的,当半焦排出干馏炉时温度已经降低,回收的热量直接用于物料的干馏,效率高。
本发明新型的冷瓦斯喷射装置的具体结构特征是:在干馏炉的下部设置多个直立的中空花墻,两堵花墙之间形成排焦通道,花墻的中空部分为冷瓦斯通道,花墻的两侧开有冷瓦斯喷孔;冷瓦斯喷孔和水平之间的倾角为15~30度。冷瓦斯通道外部和冷瓦斯接入管、冷瓦斯连接管、瓦斯风机、气柜依次相连,干馏油气排出管,设置于干馏炉的上部。
本发明的冷瓦斯喷射装置的工艺流程的特征是:从气柜引出的35℃~45℃的冷瓦斯经瓦斯风机导入干馏炉下部,经设置于干馏炉下部的冷瓦斯喷射装置喷出,吸收已干馏完的半焦余热后上升,和干馏产生的油气一起从干馏炉上部排出,排出时温度为90℃~110℃,干馏油气经冷却收油后油从冷却塔下部排出,瓦斯被降低到35℃~45℃进入气柜,再进入下一轮循环。冷却后的半焦从干馏炉底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成大弘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成大弘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2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