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轻质承重双侧夹心保温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4190.5 | 申请日: | 201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晶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C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夹心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的墙体,具体地指一种轻质承重双侧夹心保温墙。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承重保温墙是在混凝土承重墙施工完成后,在承重墙的一侧或者内外两侧加上保温层,由于传统承重墙不易与光面的保温层结合,所以施工后的承重保温墙易出现裂缝、空鼓、渗漏、脱落和不隔音等隐患,并且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轻质承重双侧夹心保温墙,其混凝土与保温层的结合良好,且施工方便、强度大、寿命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轻质承重双侧夹心保温墙,包括混凝土层、保温层和钢筋交联网;所述保温层位于混凝土层内且由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芯板构成,每块保温芯板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横向的凹槽;所述钢筋交联网由两片平行的钢筋网与焊接在两片平行钢筋网之间的若干交叉钢筋构成,两片平行的钢筋网位于混凝土层外表面,若干交叉钢筋穿插于整个保温墙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等间距设置,相邻凹槽的间距为15~20cm。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深度为0.5~1cm。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筋网和/或交叉钢筋由螺纹钢筋构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保温芯板两侧凹槽的设置,使得喷涂混凝土时,混凝土与保温芯板的结合变得非常容易,且混凝土凝固后,不易与保温芯板间发生相对位移,使保温墙结构稳固,强度大、寿命长;钢筋网和/或交叉钢筋采用螺纹钢筋,可进一步增加混凝土与钢筋交联网的结合程度,也有利于保温墙强度的增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混凝土层,2—保温芯板(其中:2.1—凹槽),3—钢筋交联网(其中:3.1—钢筋网、3.2—交叉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轻质承重双侧夹心保温墙,包括混凝土层1、保温层和钢筋交联网3。保温层位于混凝土层1内且由平行设置的两块保温芯板2构成,两块保温芯板2的间距(即浇筑后中间混凝土层1的厚度)根据建筑物的高度确定,每块保温芯板2的两侧分别开有若干横向的凹槽2.1,凹槽2.1等间距设置,相邻凹槽2.1的间距为15~20cm,凹槽2.1的深度为0.5~1cm。钢筋交联网3由两片平行的钢筋网3.1与焊接在两片平行钢筋网3.1之间的若干交叉钢筋(3.2)构成,两片平行的钢筋网3.1位于混凝土层1外表面,若干交叉钢筋3.2穿插于整个保温墙内。钢筋网3.1由光面钢筋焊接而成,交叉钢筋3.2也为光面钢筋;
施工时,将保温芯板2和钢筋交联网3组成的构件吊装、固定,然后向两片平行的钢筋网3.1之间、保温芯板2两侧浇筑混凝土即可,共形成三个混凝土层1。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仅在于钢筋网3.1由光面螺纹钢筋焊接而成,该结构有利于喷涂的混凝土与钢筋网3.1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保温墙的强度。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钢筋网3.1由光面螺纹钢筋焊接而成,交叉钢筋3.2也采用螺纹钢筋,该结构有利于喷涂的混凝土与钢筋网3.1、交叉钢筋3.2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保温墙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保温芯板2两侧凹槽2.1的设置,使得喷涂混凝土时,混凝土与保温芯板2的结合变得非常容易,且混凝土凝固后,不易与保温芯板2间发生相对位移,使保温墙结构稳固,强度大、寿命长。所以其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例如:根据墙体的其它参数,凹槽2.1的间距、深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钢筋网3.1和/或交叉钢筋3.2优选螺纹钢筋,但采用光面钢筋或其它常规钢筋也是可行的等。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晶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晶达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41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极群包膜机薄膜自动输送划断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泡萝卜条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