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767.9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5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斌;梁郁郁;刘红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莫克化工成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47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龚敏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系统 氢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石油冶炼企业中为了脱去原油中的硫、硫化氢,需要耗费大量氢气去进行反应。在一定的反应过程之后,氢气中会夹杂其他组分其他,需要通过变压吸附原理在一个塔体中采用吸附床对氢气提纯。但是如果氢气中夹带水雾和油雾会很快使吸附床中毒失效,从而产生巨额更换费用。
现在国内市场上变压吸附工段大多企业采用丝网除雾器除水雾,丝网除雾器后吸附床前采用分子筛、活性炭或有机硅来吸收水分和油雾。
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分子筛、活性炭或有机硅在吸收一定水分和油雾后将需要再生使用,水分超过一定值时则需要替换。且这些介质体积较大,使变压吸附工段壳体尺寸和重量变大。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
在丝网除雾器6之后,变压吸附塔7前,设有除氢气中油雾、水雾的除雾器1。
工作过程:夹带水雾和油雾的氢气由气体入口3进入,通过除雾器1将气体中的水雾和油雾收集下来,洁净气体通过气体出口4进入下游变压吸附塔7及吸附剂床层8,液体自排液口5排出。
进一步的,除雾器设有供夹带水雾和油雾的氢气气体入口3,供洁净气体排出连接变压吸附塔7吸附剂床层8的气体出口4,以及在除雾器底部供液体排出的自排液口5。
除雾器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处设有压差计2。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雾器;2-压差计;3-气体入口;4-气体出口;5-排液口;6-丝网除雾器;7-变压吸附塔;8-吸附剂床层。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在丝网除雾器6之后,变压吸附塔7前,设有除氢气中油雾、水雾的除雾器 1。图2中,夹带水雾和油雾的氢气由气体入口3进入,通过除雾器1将气体中的水雾和油雾收集下来,洁净气体通过气体出口4进入下游变压吸附塔7及吸附剂床层8,液体自排液口5排出。除雾器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处设有压差计2,可以在运行过程简单易行的监测通过该单元的压差,有异常发生时可以停机检修。除雾单元采用纤维床除雾器,可有效分离气体中一般除雾设备无法处理的亚微米雾。因此可以保证氢气中夹带的水雾和润滑油雾被有效收集;除雾器的具体结构可参见公告号201524499U,名称为《一种消除二次夹带的除雾器元件》的专利内容。
本实用新型分离方式为机械式分离,工作稳定可靠、维修更换费用低。
下述是以某大型炼油公司的变压吸附系统中氢气除雾器装置的使用情况,具体工况如下:
氢气流量:2769ACFM(4705Am3/h);
操作压力:300psia(2.07MPa);
操作温度:100Deg F(37.8Deg C);
水雾和油雾含量:100mg/ACFM(3534mg/Am3)。
测试结果:
除雾效率:99.5%
压降:6.86kPa。
采用该除雾器,经测试,稳定使用10年以上,雾收集效率高、压降稳定,下游的变压吸附床层无需进行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莫克化工成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孟莫克化工成套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7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藏车专用的隐藏式双轴旋转铰链
- 下一篇:一种汽车及其车门铰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