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轨的膨胀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737.8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骅;裔红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邦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江苏省镇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膨胀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接头,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轨道交通中接触轨的膨胀接头,属于轨道交通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铝复合导电轨及接触轨又称第三轨,是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路建设中最新的并被广为采用的一种供电型式,为了解决接触轨由于气温变化而引起热胀冷缩,都会在每一个锚段中间安装膨胀接头来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抵消接触轨的伸缩量,还能保证整个锚段接触轨的导电连续性。为了确保膨胀接头与接触轨的正常工作,通常在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中,都会根据安装现场的环境温度,为膨胀接头预设一个膨胀量,膨胀量的设置要求非常严格,不容易控制。现有技术中,预设膨胀量的控制通常采用手指、木片、塞尺等方法对预设膨胀量进行尺量估算,这样,不仅操作繁琐、辛苦,且结果也不准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测温精确的接触轨的膨胀接头,该膨胀接头可方便的控制膨胀量,且结构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轨的膨胀接头,包括轨道、中轨,中轨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相应的所述轨道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中轨上的连接铝板、固定在轨道上的连接铝板,所述固定在中轨上 连接铝板与所述固定在轨道上的连接铝板之间接有导体,其中,任一所述连接铝板上设有刻度标尺。
上述的接触轨的膨胀接头,其中,所述相对的连接铝板上设有标针。
上述的接触轨的膨胀接头,其中,所述导体包括第一铜带,第二铜带,所述第一铜带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应连接铝板的一端,所述第二铜带分别连接在相应连接铝板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由于任一所述连接铝板上设有刻度标尺,钢铝复合导电轨的膨胀接头在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过程中设置膨胀量时,可直观的反应出来,使用比较方便,且测量准确。
2、由于所述相对的连接铝板上设有标针,测量时,通过标针的指示,直接观察得到,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性、准确度。
3、由于所述导体包括第一铜带,第二铜带,在确保导电性能的前提下,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接触轨的膨胀接头,包括轨道1、中轨2,中轨2两端分别通过连接装置与相应的所述轨道1相连,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中轨2上的连接铝板3、固定在轨道1上的连接铝板3,连接铝板3通过电焊或其他方式与相应的轨道1及中轨2连为一体, 所述固定在中轨2上连接铝板3与所述固定在轨道1上的连接铝板3之间接有导体4,通过导体4将轨道1与中轨2上的电流导通,任一所述连接铝板3上设有刻度5,刻度5可直接刻在连接铝板3上,与可做成标尺的形式安装在连接铝板3上,为了进一步提高准确度,可在相对的连接铝板3上设有标针6(刻度设置在固定在中轨上的连接铝板上,标针则设置在固定在轨道上的连接铝板上;反之亦可)。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加紧凑,可将所述导体4设计为第一铜带4-1,第二铜带4-2的形成,所述第一铜带4-1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应连接铝板3的一端,所述第二铜带4-2分别连接在相应连接铝板3的另一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过程中能对膨胀接头预设的间隙尺寸调整方便、迅速、准确、一目了然;且能随时准确的对钢铝复合导电轨在某一地区昼夜以及四季的热胀冷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今后该产品的升级换代等提供这方面准确的数据。
以上实施例的描述较为具体、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邦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邦轨道交通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7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