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道疏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12684.X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5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军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军辉 |
主分类号: | E03F9/00 | 分类号: | E03F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方挺;葛强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 疏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疏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视管道疏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下水道的疏通大多数采用人工作业的形式,疏通、清污的过程耗费时间长,人工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下水管道中有有毒气体排出时易发生中毒事故,不能保证疏通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的安全。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采用高压喷射水枪来疏通被污物封堵的下水管道,即将高压喷射水枪插入管道,通过高压喷射水枪喷出的高压水将污物冲散,从而使被高压水冲散的污物排出管道,达到疏通的目的。但是这种清理的方式不能看到下水管道内的情况,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容易使清理不彻底;另外,喷射水枪的压力有限,对一些管道中形成硬度高的污物的结块无法冲散。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在于:在现有技术中对于下水管道采用高压喷射水枪来代替人工作业,但上述方法在操作中由于不能获知下水管道中的情况,存在清理不彻底,清理工作存在一些盲目性,有时不能疏通管道的问题,甚至造成资源和人工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可视功能的管道疏通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管道疏通装置,包括喷水装置、摄像装置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与摄像装置连接,显示摄像装置采集图像,摄像装置与喷水装置连接,摄像装置镜头朝向为喷水装置的喷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管道疏通装置具有摄像装置,可以通过摄像装置采集到下水管道内的图像信息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出来,使操作人员可以对下水管道内污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疏通和清理,节约资源和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管道疏通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喷射水枪与牵拉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管道疏通装置的操作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管道疏通装置的牵拉线与壳体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4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管道疏通装置。如图1所示,管道疏通装置,包括喷水装置1、摄像装置3及远离喷水装置1并通过电缆与摄像装置连接的显示装置2。
如图1所示,喷水装置1包括壳体12和连接于壳体12一侧的喷射水枪11。
壳体12整体为长方体形状,其中壳体的上侧板122宽度大于壳体的下侧板123的宽度。壳体12的前侧板121中部具有台阶面,使壳体12的前侧板121具有第一侧板1211和第二侧板1212,第二侧板1212位于第一侧板1211的前方。喷射水枪11设置在壳体12的第一侧板1211的上部。
如图2所示,壳体12的第一侧板1211上部设有喷射水枪伸出孔1213,喷射水枪11的喷水端通过喷射水枪伸出孔1213伸出壳体12外,另一端位于壳体12内部。
喷水装置1还可包括行走轮13及行走驱动电机14。行走轮13连接于壳体12底部,使喷水装置1可在疏通管道中移动。行走驱动电机14的本体固定连接于壳体12内部,行走驱动电机14的动力输出端与行走轮13的转动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为车轮的行走提供动力。行走轮13包括前侧轮131和后侧轮132,前侧轮131的轮盘直径小于后侧轮132的轮盘直径,前小后大的车轮结构有利于管道疏通装置在管道内在垂直方向上转弯。壳体的上侧板122宽度大于壳体的下侧板123的宽度,在行进和转弯时避免车轮与下水管道的内壁碰撞和摩擦。
喷水装置1还包括照明灯15,照明灯15固定连接于喷水装置1的喷射侧。
摄像装置3镜头朝向为喷水装置1的喷射方向。
如图1所示,壳体12连接有喷射水枪11的一侧(前侧板121的第二侧板1212)具有摄像装置安装凹槽125及镜头防护罩126。摄像装置安装凹槽125的深度大于摄像装置的镜头至底部的长度。摄像装置3固定连接于摄像装置安装凹槽125内。镜头防护罩126扣装于摄像装置安装凹槽125外部,摄像装置3的镜头向外固定连接于摄像装置安装凹槽125内。防护罩126能够防止摄像装置3被管道内的污物遮蔽或污染,同时也能保护摄像装置3不受外力的破坏。显示装置2与摄像装置3连接,显示摄像装置3采集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军辉,未经郭军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126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