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有色变焦近视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9157.3 | 申请日: | 201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6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淡延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2C7/08 | 分类号: | G02C7/08;G02C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色 变焦 近视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焦眼镜,特别涉及一种有色的可调节焦距的眼镜。
背景技术
人在阳光下通常要靠调节瞳孔大小来调节光通量,当光线强度超过人眼调节能力,就会对人眼造成伤害。所以在户外活动场所,特别是在夏天,许多人都采用有色眼镜来遮挡阳光,以减轻眼睛调节造成的疲劳或强光刺激造成的伤害。而对于近视患者来说,光的强弱会影响看东西的清晰程度。目前市面上的有色眼镜虽然可以做成近视镜,但大都是不可调节焦距的,这会令近视患者佩戴时在不同强度的光下看东西的清晰度不一致,近视患者通常会携带备用眼镜来解决这一问题,造成很多麻烦;而且这类眼镜大都不能调节颜色,过滤阻挡光线强度的范围狭窄。专利号为200780026199.3、201020160833.1等专利也公布了几种可变焦距的眼睛,但都不是有色的镜片,不能用来遮挡与过滤强光,有效的保护眼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之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有色的可调节焦距也可调节颜色的近视眼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色变焦近视眼镜,包括镜框、镜腿和镜片,其中,所述镜片为胶体镜片,在胶体镜片上设有若干由螺钉和螺母构成的调液钮;所述胶体镜片由两层有色透明的薄膜与镜框密封构成,两层薄膜内部的中空结构为储液池I;胶体镜片靠近镜框鼻架处开有调液口;所述镜框鼻架也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为储液池II,储液池II通过调液口与储液池I联通;储液池I与储液池II内装有透明液体。
优选的是,所述镜框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为储液池III。
优选的是,所述透明液体为无色透明液体。
优选的是,所述无色透明液体粘度为1.5×10-3Pa·s-2.5×10-3Pa·s。
优选的是,所述透明液体为有色透明液体,其颜色与有色透明薄膜的颜色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有色透明液体的粘度为1.5×10-3Pa·s-2.5×10-3Pa·s。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双层有色薄膜之间压入透明液体的方法,使得镜片可以过滤阻挡一部分光线,减少强光对眼镜伤害的同时,镜片度数能按患者需要调节,解决了佩戴固定焦距眼镜的患者在光线发生变化等情况下看东西不清晰的问题;
2、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双层有色薄膜之间压入有色透明液体的方法,使得镜片的颜色会随液体量的变化而变化,可适用的光线强度范围增大,能够有效的保护眼睛不受强光伤害;
3、由于本实用新型使用较为粘稠的液体作为填充液体,使眼镜在焦距调节好使用的过程中液体不易流动与渗漏,从而保证眼镜度数的相对稳定。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现结合所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所说明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有色变焦近视眼镜,包括镜框1、镜腿2和镜片,其中,镜片为胶体镜片,在胶体镜片上设有上下两个由螺钉和螺母构成的调液钮3;所述胶体镜片由两层有色透明的薄膜4与镜框1密封构成,两层薄膜4内部的中空结构为储液池I 5;胶体镜片靠近镜框鼻架7处开有调液口6;所述镜框鼻架7也为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为储液池II8,储液池II8通过调液口6与储液池I5联通;储液池I5与储液池II8内装有粘度为1.5×10-3Pa·s-2.5×10-3Pa·s的无色胶体溶液。
胶体镜片要制成所要满足度数范围的上限度数的形状。薄膜4由既可以保持弧度在外力作用下又可以产生少量形变的有色材料制成,这样可以实现眼镜有色功能。需要调节焦距时,通过调液钮3来改变胶体镜片的厚度,进而改变镜片的度数。当然此产品也可以当简易望远镜使用。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91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