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机熔体制备的高温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7591.8 | 申请日: | 2012-1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4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世权;宋廷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机 体制 高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无机熔体制备的高温炉。
背景技术
许多无机材料如玻璃、金属等是经过高温熔化制成熔体后再采用各种固化成型技术而获得的。在无机熔体制备过程中,高温炉是最常用的设备。高温炉广泛用于实验室及小型工厂小规模生产。
通常,原料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后置于耐火容器中经电加热或火焰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温后形成熔体。随温度升高、时间延长,熔体成分均匀,粘度下降。在整个熔体制备过程中,配合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形成成分均匀的熔体,最终用于成型制品。
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生溢料、漏料等事故。漏料是指熔体与盛装它的耐火容器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容器被熔体腐蚀穿透,熔体将流入炉膛,经常是人们准备取熔体用于成型时,容器中已一无所有。这一方面导致物料和人力、时间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炉膛的严重污染。无论是上述那种情况,都需要工作人员在高温状态下及时把流到炉膛中熔体(液)清理出来,否则高温熔体在冷却后粘附在炉膛耐火材料上,严重影响以后的使用。如炉底不平,以后使用时极易造成容器倾覆;熔体还会进一步与炉膛粘连并进一步腐蚀炉膛材料,导致炉膛直接报废。如何及时发现溢料和漏料事故是解决处置上述问题的关键。
此外,很多实验过程中要多次向容器中加料或观察熔体的熔化情况,目前多是取出容器加料后放回或从容器挑出物料来观察,这些都是高温操作,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极易导致容器损坏及操作人员烫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无机熔体制备的高温炉,方便观察熔体及盛装熔体的容器的状况,且能够方便加料为熔体制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有效减轻熔体溢料、漏料所造成的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无机熔体制备的高温炉,炉顶上设有排气孔及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上或观察孔上方设有观察元件;炉底设有凹槽,该凹槽上有用于放置耐火容器的抽屉式托盘。
进一步地,在观察孔上的开有通孔的锥形耐火砖,该锥形耐火砖上设有石英玻璃盖板,观察元件为普通摄像头,观察元件设置在安装在炉体外的支架上。
进一步地,支架包括横梁、支杆、紧固件和托板体,托板体设置在炉体外壳上,支杆经紧固件固定在炉体外壳上,支杆底部设置在托板体上,支杆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升降套,横梁用于固定观察元件且固定在升降套上。
进一步地,排气孔位于锥形耐火砖侧面。
进一步地,观察元件为设置在观察孔的耐高温摄像头。
进一步地,炉顶包括多个通过榫卯结构拼接为一体的耐火砖。
进一步地,排气孔及观察孔分别设置在两块耐火砖上,且排气孔靠近炉体后侧,观察孔靠近炉门方向。
进一步地,抽屉式托盘后面及左右两个侧面均设有护沿。
进一步地,排气孔为阶梯孔,且排气孔上设置有耐火中空管。
进一步地,抽屉式托盘前面设有两个盲孔。
进一步地,炉体上设置有下拉式炉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观察元件设置有利于及时发现溢料、漏料情况;排气孔有力挥发物排出,减少熔体冷凝物的形成;抽屉式托盘方便将炉内容器移动至高温炉炉口,缩短加料时间,减少炉温的下降,为熔体制备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有利于炉膛的日常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锥形耐火砖主视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锥形耐火砖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排气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2中锥形耐火砖立体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中炉顶结构示意图。
图8为炉底砖与抽屉式托盘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3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顶,2、普通摄像头,3、横梁,4、升降套,5、支杆,6、紧固件,7、托板体,8、耐火砖,9、安装孔,10、排气孔,11、观察孔,12、石英玻璃盖板,13、锥形耐火砖,14、通孔,15、下拉式炉门,16、盲孔,17、炉底砖,18、抽屉式托盘,19、护沿,20、凹槽,21、耐高温摄像头,22、中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窗口面板组件及窗口面板一体型静电电容触控面板
- 下一篇:跨平台应用程序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