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髌骨丝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7554.7 | 申请日: | 201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5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伏鸿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伏鸿博 |
主分类号: | A61B17/56 | 分类号: | A61B17/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髌骨 丝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髌骨丝锥。
背景技术
通常做髌骨骨折手术时,采用传统的“AO”固定法(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固定法)进行手术,这样的手术,手术复杂,手术创伤面大,不宜于术后早期关节功能练习,术后容易留下后遗症。经研究,发明人创造了一种手术器械,可以不用打石膏,患者减少了痛苦。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髌骨丝锥,手术开口小,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可以早期进行功能练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髌骨丝锥,锥体由锥尖、锥颈、锥把构成,锥体的前端为锥尖,中间为锥颈,后端为锥把,锥尖中心设置圆孔。
所述的髌骨丝锥的锥尖为扁平型,锥尖中心一前一后设置两个圆孔。
所述的髌骨丝锥的锥颈直径为4mm。
所述的髌骨丝锥的锥把长度为锥尖、锥颈长度之和的三分之一。
所述的髌骨丝锥的锥把可以为木质或钢制。
本实用新型的圆孔还可以为其它变型形状,都能达到穿钢丝的效果,完成骨折绑定手术。
手术过程是:切开皮肤,用本实用新型紧贴髌骨上缘穿过股四头肌肌腱,本实用新型圆孔穿入2根钢丝拉回,然后,用本实用新型紧贴髌骨下缘与上述穿透的同方向穿过,将前述2根钢丝的其中一根的同侧一端穿入实用新型圆孔,另一根的不同侧的一端绕过股四头肌上部穿入实用新型另一圆孔,用本实用新型拉回,2根钢丝分别各自系紧,形成环扎与“8”张力带型。这种操作方式,简便、创伤面小,手术后不需要打石膏,根据系统功能练习可达到7天屈膝90度,14天患者步行出院,病患痛苦明显减轻,手术时间大大缩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小了手术创伤面,减轻了病患痛苦,不用打石膏,功能恢复又好又快。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手术缝合美观、手术成本低廉,适合骨外科手术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圆孔,2、锥尖,3、锥颈,4、锥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髌骨丝锥,锥体由锥尖2、锥颈3、锥把4构成,锥体的前端为锥尖2,中间为锥颈3,后端为锥把4,锥把4长度为锥尖2、锥颈3长度之和的三分之一,锥把4为木质或钢制,锥尖2宽度为4mm,锥尖2用铁锤砸扁,锥尖2中心一前一后打出两个圆孔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伏鸿博,未经伏鸿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悬浮触控的智能手表
- 下一篇:墨粉盒的侧盖及墨粉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