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7308.1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0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崔耀辉;李正元;郑仲;祖超;牛良鹏;王强;葛亚东;徐峰;杨宝忠;兰兰;董超;浦涛;李永志;董佳奎;阮雅静;白伟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14 | 分类号: | B21B39/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桂琴 |
地址: | 06301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切分 导卫鼻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轧机四线切分导卫上安装使用的鼻锥,属于轧钢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棒材四线切分轧制过程中,由于轧槽磨损不均、轧辊轴窜及导卫安装误差等原因,会使切分开的四线轧件尺寸出现偏差,既出现线差,同时造成切分道次出口轧件的抖动,而原有轧辊与切分导卫之间的鼻锥为方孔结构,不能精确地实现导向作用,易造成切偏头事故,严重影响生产的稳定性,以及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解决切分导卫切偏头的问题是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以使切分道次出口的轧件平稳地进入切分导卫,减少由于轧件抖动造成的切偏头堆钢事故。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鼻锥为上下分体结构,由两个定位销和两个紧定螺栓进行定位和固定,其改进之处是,在鼻锥腔体内设置两对导向刃,两对导向刃平行排列,每对导向刃的两个刃口分别置于鼻锥腔体的上下两侧,导向刃的刃口沿着轧件在鼻锥腔体的运行方向。
上述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所述导向刃的形状为中间是尖锐的凸起,两侧边向外倾斜,两侧边底部与鼻锥腔体侧面为过渡圆角连接。
上述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所述导向刃两侧边底部与鼻锥腔体侧面连接的过渡圆角的半径为9mm,导向刃的两侧边的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80°,导向刃顶部凸起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4mm。
上述改进的四线切分导卫鼻锥,所述鼻锥腔体的内腔高度是在轧件厚度的基础上增加4毫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根据轧件结构设计两个导向刃的形状和尺寸,使之既可以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又避免由于尺寸不合理造成的轧件顶导向刃的事故。采用本实用新型后,轧件进入鼻锥时,两对导向刃限制其抖动,保证轧件准确地进入切分导卫进行分钢,避免了轧件摆动带来的切分导卫堆钢事故,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导向刃的放大视图。
图中标记如下:鼻锥1、鼻锥腔体2、导向刃3、凸起4、侧边5、过渡圆角6。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鼻锥1的整体结构与原鼻锥相同,为上下分体结构,由两个定位销和两个紧定螺栓进行定位和固定。
图中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之处是,在鼻锥腔体2内设置两对导向刃3,两对导向刃3分平行排列,每对导向刃3的两个刃口分别置于鼻锥腔体2的上下两侧,导向刃3的刃口沿着轧件在鼻锥腔体2的运行方向,导向刃3的形状为中间是尖锐的凸起4,两侧边5向外倾斜,两侧边5底部与鼻锥腔体2侧面为过渡圆角6连接。
图中显示,鼻锥1的导向刃3依据轧件设计,并合理设计轧件与导向刃3之间的间隙,最终确定鼻锥1的导向刃3两侧边5底部与鼻锥腔体2侧面连接的过渡圆角6的半径为9mm,导向刃3的两侧边5的直线段之间的夹角为80°,导向刃3顶部凸起4为圆角,圆角半径为0.4mm。
图中显示,轧件的高度尺寸为14.5mm,以此重新调整鼻锥腔体2的尺寸,将轧件上下各留2mm的间隙,最终设计鼻锥腔体2内腔的高度尺寸为18.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73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轧精轧机机架间高压水除鳞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笔记本电脑清洁器的传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