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化泵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5620.7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0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F04C2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崔继民 |
地址: | 3004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轴承 齿轮 润滑 冷却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螺杆泵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泵轴承齿轮的润滑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双螺杆泵是一种容积式泵,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及船舶等各个工业领域。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普通双螺杆泵在工业应用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在特殊应用领域的双螺杆货油泵的设计制造上还很不成熟,单一泵产品已经不适合这些特殊领域的应用工况要求,尤其在成套与智能控制结合的泵系统更是一个空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船舶制造和石油化工工业的高速发展,市场对特定工况的双螺杆泵及泵智能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此外,由于高压大功率双螺杆泵运转时轴承齿轮易温升较快,单靠普通油浸润滑不能给轴承齿轮起到足够的冷却作用。普通润滑系统运行较长时间后系统内润滑油温度升高,不能有效的给轴承齿轮降温;而当环境温度过低时,系统内润滑油温度过低也会给系统运转造成困难,这就要求润滑系统既具有加热功能,又具备冷却功能。目前一般常用的双螺杆泵由于缺乏对润滑油的温度调节措施,大大降低了双螺杆泵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而缩短了双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具有加热和冷却功能且可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大使用工况的智能化的泵轴承齿轮的润滑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化泵轴承齿轮润滑冷却系统,包括润滑回路系统和PLC控制器,PLC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润滑回路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滑回路系统包括:润滑油箱通过连接管路、滤油器连接润滑油泵进口,润滑油泵的出口通过连接管路、单向阀、过滤器及手动球阀连接油冷却器进口,所述过滤器与手动球阀之间设有连接管路,并通过连接管路连接手动球阀和润滑油箱;油冷却器出口通过管路、手动球阀及单向阀连接泵轴承齿轮箱的进口,泵轴承齿轮箱的出口通过管路、手动球阀、及双金属温度计连接润滑油箱,所述润滑油箱上还安装有电热棒;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控制线分别连接压力传感器、润滑油泵、油冷却器、电热棒、温度传感器和磁浮子液位开关。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润滑油箱与泵轴承齿轮箱进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测量润滑油泵出油压力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计。
所述润滑油箱设有两个用于润滑油加热的电热棒。
所述用于测量其润滑油液位的磁浮子液位开关设置在润滑油箱上。
所述用于测量其内润滑油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润滑油箱上。
所述润滑油箱上设有用于测量润滑油温度的温度计。
所述润滑油箱与手动球阀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用于测量润滑油温度的双金属温度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PLC控制器通过控制线连接润滑回路系统,进而实现了润滑回路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各远传元件和电动元件的控制、动作信号通过控制线与PLC控制器相连,在润滑回路系统满足油箱液位、温度正常的启动条件下,会自动启动润滑油泵。润滑回路系统可根据油箱的设定温度自动启停油箱电热棒和自动启停油冷却器风机,使油箱电热棒在油箱内润滑油油温过低时自动启动实现对润滑油的加热;油冷却器可对系统中润滑油进行冷却,可防止因运转造成的系统中润滑油温升高的问题;进而提高了所辅泵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所辅泵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润滑油箱;2、润滑油泵;3、油冷却器;4、PLC控制器;5、单向阀;6、手动球阀;7、手动球阀;8、过滤器;9、手动球阀;10、单向阀;11、泵轴承齿轮箱;12、滤油器;13、电热棒;14、磁浮子液位开关;15、温度传感器;16、温度计;17、压力传感器;18、压力表;19、手动球阀;20、双金属温度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6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旋压缩机
- 下一篇:一种隔膜压缩机压缩气缸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