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5512.X | 申请日: | 201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7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秦文忠;蒙兴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 |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 代理人: | 苏家达 |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重金属 铅印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特别是一种能够快速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水等水质中镉、铅含量的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镉和铅。重金属污染的水体和土壤会在植物和水产品体内进一步地的蓄集,受到重金属污染的食品和饮用水会危害人们的健康。这就对重金属的检测要求更高,特别是对污染源的现场检测提出更紧迫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测定痕量镉、铅主要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原子荧光光度法(AFS)等。市场上电化学重金属检测仪就有很多,特别是这些仪器都配用传统的三电极体系来检测,使用汞膜工作电极。汞易挥发,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在实际使用中易被环境中硫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经常使用不但污染环境,而且严重危害操作人员的健康。而且这些仪器在样品处理、电极处理以及清洗步骤上比较繁琐。专利号为CN201020190688.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铅、镉及锌传感器,在聚酯薄膜基片上丝网印刷三个电极:一个氧化铋工作电极、一个是碳辅助电极、一个是银和氯化银参比电极;并在聚酯薄膜基片上丝网印刷上述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该便携式重金属铅、镉及锌传感器在使用时,有碳引出线的连接端与电化学工作站连接,另一端浸入检测溶液中。它避免使用了汞膜作为电极,无毒环保,但其连接端插入化学工作站时,因无检测装置或检测设置来检测电极是否已插入、接触是否良好,使用过程存在接触不良,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等严重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毒环保、操作简单、快速,性能稳定的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
为克服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包括基片,所述基片上印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碳工作电极、碳对电极和Ag/AgCl参比电极;并在所述基片上印刷有上述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所述碳引出线的末端还印有一条用于检测所述印刷电极是否插入检测仪器的碳横线。
上述方案中,为了所述印刷电极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可以在碳横线、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以及三个电极以外的基片上,还覆盖有绝缘漆印制的绝缘层。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片可以为聚酯薄膜(PET),或聚氯乙烯薄膜(PVC薄膜),为使所述基片抗酸、碱腐蚀,同时耐热、不溶于水,所述基片最好为PVC薄膜。
上述方案中,所述印刷电极可以为长条形。
上述方案中,为省去电极处理以及清洗的步骤,同时避免电极的二次污染,所述印刷电极最好为一次性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印刷电极的构成不含有汞元素,无毒环保,操作简单、快速、重现性好,且采样体积小,实现了现场检测生活饮用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水等水质中镉、铅的含量。印刷电极为一次性使用既省去了电极处理以及清洗的步骤,又避免了电极的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印刷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检测仪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检测方波扫描曲线。
图中标号为:1、PVC薄膜;2、印刷电极的工作端;3、碳引出线;4、碳横线;5、Ag/AgCl参比电极;6、碳对电极;7、碳工作电极;8、印刷电极;9、插槽;10、液晶显示屏;11、通讯串口;12、操作指令按键;13、电池盒;14、检测仪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重金属镉、铅印刷电极为长条形,包括基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片为PVC薄膜1。所述基片上印刷有三个电极,分别为碳工作电极7、碳对电极6和Ag/AgCl参比电极5,在所述基片上还印刷有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3,所述碳引出线3的末端还印有一条用于检测印刷电极(8)是否插入检测仪器14的碳横线4。当印刷电极8插入检测仪器14的插槽9时,通过碳横线4的设置,可检查印刷电极8是否插入检测仪器14,并将插入与否的结果显示在检测仪器14的液晶显示屏10上。这样就保证印刷电极8的接触良好,工作更加稳定。在碳横线4、三个电极的碳引出线3以及三个电极以外的基片上,还覆盖有绝缘漆印制的绝缘层。所述印刷电极8为一次性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