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氯甲烷合成反应器混合管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5501.1 | 申请日: | 201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6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曰岭;马俊贤;赵吉建;燕广州;张杰;王凤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B01J10/00;C07C17/16;C07C19/03 |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 地址: | 257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甲烷 合成 反应器 混合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氯甲烷合成装置领域中的一种反应器混合管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氯甲烷合成生产是以甲醇和氯化氢为原料,氯化锌酸性饱和溶液为催化剂。甲醇和氯化氢气体以C :HCl=1:1.05(摩尔比)的比例混合,混合气体经过混合管在反应器中通过氯化锌酸性饱和溶液,控制反应温度140-150℃,在氯化锌的催化作用下,甲醇和氯化氢进行反应生成氯甲烷,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正常工作压力为0.24-0.25MPa(g),反应器内氯化锌溶液密度为2000Kg/,粘度为0.02cP,甲醇和氯化氢分别以每小时4060-5190Kg/h的流量在反应器外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混合后进入反应器,在反应器底部设置混合管(气体分布器),气体通过混合管进入反应器进行氯甲烷合成反应,为保证混合气体与氯化锌催化剂充分很合,混合管上开Φ7—10不等的小孔,开孔率为1.2%,在此流量下,小孔气速为10米/秒。原料气与合成气与催化剂在反应器内充分混合,反应器内物料上下翻滚,震动较大。由于反应温度比较高,反应体系属于强酸性,所以混合管材质为纯PTFE材料制作,鉴于PTFE材料的特性,在大直径,震动较大的条件下,混合管在搪瓷反应器中的固定成为液相法生产氯甲烷的难点。国内同行一直存在固定装置笨重、固定不牢等问题,固定装置脱落后,轻者造成非计划停车,严重会造成搪瓷釉面破损,腐蚀反应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存在缺陷,提供一种质量轻、安装方便、结构稳固的氯甲烷合成反应器混合管固定装置。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用于从上部环绕混合管外壁的弧形板、用于从下部支撑混合管的垫块,所述的弧形板相对的两侧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上部与垫块底部贴靠。
所述的弧形板和垫块为聚四氟乙烯材质。
所述的弧形板和垫块通过聚四氟乙烯螺栓及螺母紧固。
所述的支撑杆的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垫块顶部和底部均为与管壁吻合的弧形
本实用新型新重量比常规装置大大减轻,减少了对支撑管的载荷,安装方便,结构稳固;实验证明,长时间使用没有脱落、失稳现象,非常适用于高腐蚀、高温、气液上下翻动以及震动较大的操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2,一种氯甲烷合成反应器混合管固定装置,包括用于从上部环绕混合管2外壁的聚四氟乙烯弧形板1、用于从下部支撑混合管2的聚四氟乙烯垫块5,聚四氟乙烯垫块5的顶部和底部均为弧形;聚四氟乙烯弧形板1相对的两侧开有孔,孔内连接有支撑杆4,且支撑杆4的上部与聚四氟乙烯垫块5底部贴靠,保证了整体性性连接。聚四氟乙烯弧形板1和聚四氟乙烯垫块5横向上通过聚四氟乙烯螺栓及螺母3紧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岭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5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