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降温通气菇菜通用栽培大棚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5055.4 | 申请日: | 2012-09-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7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宋金俤;李辉平;林金盛;曲绍轩;马林;侯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 地址: | 210014***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温 通气 通用 栽培 大棚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降温通气菇菜通用栽培大棚,属于栽培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温通气的适合食用菌和蔬菜栽培的大棚整体结构。
二、背景技术
一般现在使用的大棚是顶层封闭,规格一般跨度为6米或8米,高度在2.5米或3.5米。这类大棚的顶层封闭,夏季热量通过薄膜被吸收后积聚在大棚,增加大棚温度,使内外温差大于10度以上,同时增加了大棚湿度,在这种大棚中生长的菇和蔬菜极易因高温高湿的影响,生长势和抗病性下降,如蔬菜在高温胁廹下茎杆伸长,叶片泛黄,产量低口感差,并容易引发多种的病害。菇类在这种顶层封闭的大棚中培养,由于大棚的高温高湿环境,菇体生长较快,造成菇盖薄,菇脚伸长,颜色变浅,品质下降。由于大棚通气性差,二氧化碳沉积于棚下层,影响菇类对氧气的有效吸收,易引发菇类的各种病害,导致栽培失败。
高温期是各类蔬菜和食用菌生长的不良时期,即是伏缺。夏秋季高温期从5月中旬至9月下旬都是容易出现高温35度的天气,一般大棚内温度高达35度,在外界35度时大棚的温度高达45度以上。几乎所有的蔬菜和菇类都无法在大棚内生长。如果大棚具有通气降温装置,并能降低太阳光照强度,保持与外界相同温度的效果,即能栽培多种耐热的蔬菜和食用菌。
有些生长期的食用菌,在春季开始出菇一直要延迟到秋季结束,在生长期温度要求平稳上升,其上限温度不能超过34度,如果这些菇类品种在一般的大棚内生长,温度急剧升降,导致病虫害严重并提早结束出菇期,致使产量和质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如毛木耳、四孢蘑菇、秀珍菇、平菇和巴西蘑菇等品种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越夏栽培,在出菇期的适宜温度为20~30度,上限温度为34度。如安排在具能通风降温的大棚则能正常的生长。蔬菜中有许多品种也是由春季移苗后直到秋季才能结束,如番茄、辣椒、黄瓜、茄子等品种在夏秋天还在结果,温度适当降低则能使果实结实正常,产量稳定。
三、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高温期利用通风实现降温的新型栽培大棚。
技术方案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降温菇菜栽培大棚,大棚主体结构是:2000~4500cm(长)×600~900cm(宽)×250~350cm(高),大棚长度以东西向排列,宽度以南北向排列;大棚顶部错开接头,大棚顶部接头处设置竖直方向的顶窗,顶窗高度40~60cm,顶窗安装防虫网和薄膜卷帘,方便防虫和控制通风量;
棚体两侧设置30~50cm高的薄膜墙裙;墙裙上方墙裙上方设置侧窗并安装宽度1000cm的防虫网和薄膜卷帘,方便防虫和控制通风量;
大棚出入安装带缓冲间的门,减少害虫进入;
大棚上方架设可收起放开的遮阳网系统,进一步减少阳光照射,从而降低温度;
遮阳网下和大棚内设置自动喷淋系统,可用于菇菜的浇灌和环境降温。
此大棚可单个独立,也可多个成组。
有益效果
本大棚设计新颖实用,投资少,对操作人员安全、大棚牢固、使用时间长达10年以上。既能满足各种高温度夏的蔬菜生长需要,又能满足高温期食用菌正常出菇的要求。
此项设计以2棚或多棚为一组,两棚之间的遮阳棚立柱可共用,达到节约建设材料和可有效地节约用地的效果。2棚为一组还能满足棚内与外界及时通风换气的需要,避免了一般联栋大棚通气不良的问题。此大棚在上下窗口都安装有40--60目防虫网,并在大棚的入口处安装防虫网的缓冲间,能有效阻拦2mm长度的有害昆虫入棚侵害生长中的生物,形成虫害防控的有效措施。通过多项设计应用使此大棚具备了通气、降温、防虫的多功能栽培设施,满足了夏季食用菌和蔬菜安全生长的需要。
四、附图说明
图1 一组两栋降温通气菇菜通用栽培大棚正视图
图2 大棚主体结构斜俯视图
图3 一组两栋降温通气菇菜通用栽培大棚斜俯视图
图中 1水泥基础,2外遮阳网固定钢索,3外遮阳支撑立柱,4侧窗,5棚内喷淋管头,6顶窗支撑柱,7带防虫网和薄膜卷帘的顶窗,8棚外降温喷淋管头,9外遮阳支撑立柱,10可收起放开的遮阳网系统,11带缓冲间的门,12棚架,13排水沟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505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