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磨抽油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4796.0 | 申请日: | 2012-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0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 发明(设计)人: | 韩涛;王少亭;韩利宝;王登莲;李成红;李志坪;杨亚少;颜廷涧;李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穆魁良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磨抽油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防磨抽油杆,尤其是指一种扶正块经过重新设计的防磨抽油杆。
背景技术
随着油田的长期开采,抽油井井筒状况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恶化。在抽油井井筒中,设置于油管内的抽油杆会在抽油过程中上下往复运动。因为抽油杆与油管之间并无固定和连接关系,所以抽油杆经常会在油管内发生倾斜或跑偏,与套于其外侧的油管的内壁发生摩擦和刚性碰撞,导致了抽油杆和油管内壁的严重磨损,二者使用寿命均大幅降低,抽油设备提前老化,工作人员频于维修和换件。
为解决抽油杆和油管内壁的刚性磨损问题,目前业内会在抽油杆上间隔地固定几个材质较软的扶正块,如图1所示,业内常用的抽油杆1是8米长的D级抽油杆,并采油“一杆三扶”的方式,即在抽油杆杆体自上而下地间隔套固有三个柱状的扶正块9,扶正块9的外径略小于油管的内径;在抽油杆下入到油管2中开始抽油作业后,抽油杆被带动上下往复运动,当抽油杆在运动中发生倾斜时,其上的扶正块与油管内壁相接触并产生摩擦,因为扶正块材质较软,所以油管内壁只受到柔性碰撞和摩擦,损伤较小;同时,抽油杆由于其上套固有扶正块,也避免了抽油杆本体直接与油管内壁相接触,确实解决了刚性磨损的问题。此外,现有的扶正块9在其外周侧沿轴向还一体地向外凸设有多条凸纹部90,如图2扶正块的俯视图所示,当抽油杆发生倾斜时,扶正块9的凸纹部90会首先与油管2发生摩擦,而扶正块的本体部分不会受到摩擦;直至凸纹部90被磨平后,扶正块9的本体部分才会接触油管内壁产生摩擦。如此,便进一步提高了扶正块的使用寿命,不至于作业人员对扶正块进行频繁更换。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抽油杆在抽油作业中不产生扭转,而只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以油管2与扶正块9相接触的位置就仅限于与扶正块9的各条凸纹部90相对应的内壁部分,且其接触部位仅为线接触,而固定的线接触的反复摩擦,极易使油管内壁留下一道道竖直的磨痕,不均匀的摩擦使油管的强度下降很快,对油管的使用寿命非常不利;此外,扶正块9的凸纹部90在摩擦时因为受力面积小,压强也会相对集中,导致扶正块凸纹部的 磨损很快,短时间内其凸纹设计便会被磨平而失效,亦不利于延长扶正块的使用寿命。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鉴于上述问题,依据其多年在本领域的工作经验,设计出一种确实能够大幅提升扶正块使用寿命,并且不会使油管内壁产生不均匀磨损的防磨抽油杆结构,从而使作业人员无需对抽油杆、扶正块以及油管进行频繁维修和更换,节省了人力和作业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防磨抽油杆,通过对扶正块进行重新设计,克服了油管的局部磨损现象,并且大幅提高油管、抽油杆以及扶正块的使用寿命,从而使作业人员无需对抽油设备进行频繁维修和更换,节省了人力和作业成本,克服了背景技术所述的缺陷。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所实现的:
一种防磨抽油杆,在其杆体自上而下地间隔套固有多个柱状的扶正块,每个扶正块的外径小于套于抽油杆外的油管的内径,所述每个扶正块在其外周侧一体地向外凸设有多条倾斜的凸纹部。借此,可以将扶正块与油管内壁的摩擦从线摩擦转变为面摩擦,大幅增加了油管的摩擦接触面积,使油管的局部磨损现象大幅降低;并且也同时增加了扶正块的凸纹部的面积,使扶正块更加耐磨。
如上所述的防磨抽油杆,所述每个扶正块在其外周侧均匀地设置有三条倾斜的凸纹部。
如上所述的防磨抽油杆,所述扶正块的凸纹部的纹路与扶正块轴线的夹角介于25-35度之间。借此,便使扶正块的外周侧被凸纹部所环绕覆盖,完全克服了油管的局部磨损现象,也很好地控制了扶正块的加工成本。
如上所述的防磨抽油杆,采用了HY级高强度抽油杆,且在其杆体自上而下地间隔套固有4个扶正块,所述的4个扶正块的分布位置是:最上端的第一扶正块与抽油杆顶端的距离在400-500mm之间,其下的第二扶正块与第一扶正块的距离在2680-2780mm之间,其下的第三扶正块与第二扶正块的距离为2780mm,最下端的第四扶正块与第三扶正块的距离在2680-2780mm之间,而第四扶正块至抽油杆底端的距离在400-500mm之间;上述的距离均是以扶正块的轴向中心点计算。如此设计,保证了抽油杆杆体能更好的在油管内居中,不会发生较长的HY级抽油杆与油管刚性磨损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7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钻具扶正器结构
- 下一篇:正反扣双功能组合接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