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温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671.8 | 申请日: | 201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5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塑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38 | 分类号: | H01H85/3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控器,属于供电线路中的熔断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热熔断体两端连接的连接线,当热熔断体高温熔断时,连接线与热熔断体之间由于距离太近,容易产生高压火花,加上充填的环氧树脂在高温时容易烧坏,被击穿,不能够有效地防止连接线与热熔断体的拉弧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热熔断体与引线产生拉弧现象,杜绝发生事故的温控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上引线、下引线和热熔断体,上引线上端、下引线上端和热熔断体通过环氧树脂密封在外壳内,热熔断体的上端与上引线电连接,下端与下引线电连接,并且下引线和热熔断体位于上引线的一侧,所述的上引线上套装有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
进一步,所述的下引线上套装有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
更进一步,所述的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和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制成一体式结构。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上引线与热熔断体之间由于有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存在,避免了上引线与热熔断体之间以及上引线和下引线之间的拉弧现象,环氧树脂在热熔断体高温时也不容易被烧穿,从而防止了事故的发生;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的设置进一步阻止了上引线和下引线之间发生拉弧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和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的一体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温控器,包括外壳1、上引线2、下引线3和热熔断体4,上引线2上端、下引线3上端和热熔断体4通过环氧树脂7密封在外壳1内,热熔断体4的上端与上引线2电连接,下端与下引线3电连接,并且下引线3和热熔断体4位于上引线2的一侧,上引线2上套装有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5。本实用新型的上引线2与热熔断体4之间由于有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5存在,避免了上引线2与热熔断体4之间以及上引线2和下引线3之间的拉弧现象,环氧树脂7在热熔断体高温时也不容易被烧穿,从而防止了事故的发生。
如图1、2所示,下引线3上套装有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6。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6的设置进一步阻止了上引线2和下引线3之间发生拉弧的现象。
第一灭弧陶瓷隔离体5和第二灭弧陶瓷隔离体6可以制成一体式结构。
电连接的方式可以采用铜带将需要连接的两端进行铆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塑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塑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6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匹配器及等离子体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触点的感温型温度保险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