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切割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4661.4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2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赵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志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7/00 | 分类号: | B23Q17/00;B23C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黄为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切割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切割成型机。
背景技术
电路板在切割生产过程中,利用铣刀在电路板上进行切割加工,因切割部件不同或钻孔尺寸不同,所选用的铣刀的尺寸也不同。在铣刀装配到电路板切割成型机的成型机轴上时,需要根据电路板待切割的尺寸对铣刀进行测量,以确定铣刀的尺寸,避免装错铣刀。常规的测量铣刀的方法是工人利用千分尺测量铣刀的刀长,但这种方法不够精确,因铣刀的刀尖长期使用后会有磨损,利用千分尺不能精确测量出;且利用千分尺不能测量铣刀的直径,若选用直径不适合的铣刀切割的话,同样会造成电路板报废;而且利用千分尺手工测量铣刀,有些员工忙碌中忘记测量或操作时偷懒不进行测量,都会造成电路板切割过程中板子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精确测量铣刀刀径及刀长的电路板切割成型机,这样在使用时,不会因工人忘记测量而造成电路板报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路板切割成型机,包括:工作机台、成型机轴、置件台、驱动电机、铣刀、控制系统,所述铣刀安装于所述成型机轴的轴头上,所述置件台位于所述成型机轴的下方,所述成型机轴、驱动电机均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成型机轴运转,所述工作机台上设有刀径检测装置,所述刀径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置件台用来放置待加工的电路板。
优选的,所述工作机台上设有报警装置。
优选的,所述刀径检测装置采用镭射测量器。
优选的,所述工作机台上还设有红外监控器,所述红外监控器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红外监控器用来监控操作中工人的操作步骤及工作机台上出现的与不符合程序设定的操作,并将监控信息及时传递给控制系统,以避免意外发生或生产出不良产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控制系统输入编好的程序,将待切割的电路板的尺寸输入进去,当成型机轴上安装铣刀后,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运转,驱动电机驱动成型机轴运动至刀径检测装置上方,并将铣刀插入刀径检测装置的检测孔内进行铣刀长度及铣刀刀径的检测,刀径检测装置将检测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若检测到的铣刀长度及铣刀刀径符合即将进行的生产需要,则控制系统控制驱动电机使成型机轴运行到置件台上进行电路板切割操作;若检测到的铣刀长度及铣刀刀径不符合生产需要,则控制系统控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提醒操作人员将铣刀更换成正确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电路板切割成型机,可根据生产需要将多个机器合并成一条生产线,实现快速加工大量电路板,即在一个工作机台上设有多套成型机轴、置件台、驱动电机,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与刀径检测装置的配合使用,使电路板切割成型机在加工之前自动进行刀径及刀长的检测,以免出现铣刀安装错误,不仅有效的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减少了电路板因用错铣刀而报废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切割成型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板切割成型机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及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工作机台,2—成型机轴,3—铣刀,4—刀径检测装置,5—置件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一种电路板切割成型机,包括:工作机台1、成型机轴2、置件台5、驱动电机、铣刀3、控制系统,铣刀3安装于成型机轴2的轴头上,置件台5位于成型机轴2的下方,成型机轴2、驱动电机均连接控制系统,驱动电机驱动成型机轴2运转,工作机台1上设有刀径检测装置4,刀径检测装置4连接控制系统。本实施例中,刀径检测装置4采用镭射测量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机台1上设有报警装置。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工作机台1上还设有红外监控器,红外监控器连接控制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志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志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46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