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救生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503407.2 | 申请日: | 2012-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云 |
| 主分类号: | B63C9/20 | 分类号: | B63C9/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救生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救生圈。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救生圈只有单一的漂浮功能,在一般的熟悉环境的情况下能够满足使用者的使用要求,但是,当遇到环境复杂且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时,使用者通常难以辨别方向,大大降低了生还的可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生产成本低,不仅有漂浮的功能,而且还有指示方向和照明功能的安全救生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指南针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照明装置,所述指南针与照明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救生圈本体上,并且指南针和照明装置外部分别设置有透明的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险后指南针可以帮助遇险者辨别方向,照明装置能在夜晚或雾天里通过灯泡的发光作用,为搜救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增加生还的机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置有密封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安装指南针,所述第一防水层边缘与第一空腔上端密封连接。通过本设置,指南针所在的空腔是完全密封的,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救生圈本体上设置有密封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内安装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由照明灯泡、电池和开关组成,所述第二防水层边缘与第二空腔上端密封连接。通过本设置,照明装置所在的空腔是完全密封的,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开关为按钮开关,并且所述开关靠近第二防水层设置。通过本设置,开关位置设置合理,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救生圈本体由透明耐热性材料制成。通过本设置,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当遇险后指南针可以帮助遇险者辨别方向,照明装置能在夜晚或雾天里通过灯泡的发光作用,为搜救人员提供便利,同时增加生还的机会,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I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安全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本体1,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指示方向的指南针2和用于发出求救信号的照明装置3,所述指南针2与照明装置3均固定安装在救生圈本体1上,并且指南针2和照明装置3外部分别设置有透明的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5。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置有密封的第一空腔11,所述第一空腔11内安装指南针2,所述第一防水层4边缘与第一空腔11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的第一空腔11保持一定的形状,可在内部充一定压力的气体。
为使本实用新型工作更加可靠,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救生圈本体1上设置有密封的第二空腔12,所述第二空腔12内安装照明装置3,所述照明装置3由照明灯泡31、电池32和开关33组成,所述第二防水层5边缘与第二空腔12上端密封连接。所述开关33为普通的按钮开关,并且所述开关33靠近第二防水层5设置。所述的救生圈本体1由透明耐热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3的照明灯泡31、电池32和开关33串联设置,电池32为普通的5号电池。当使用照明装置3时,使用者在落水后,可闭合开关33,电池32提供电能给照明灯泡31,使得照明灯泡31发光,光线透过救生圈本体1向外发射,为搜救人员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增大了落水者本身的生存可能性。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云,未经杨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4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