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级径向涡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3147.9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李概奇;张帆;陈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3R3/20 | 分类号: | F23R3/20;F23R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 涡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涡轮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双级径向涡流器。
背景技术
现代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多采用双级涡流器,气流经双级涡流器后形成回流区组织燃烧,稳定火焰。现有的双级径向涡流器包括一级涡流器和二级涡流器,其中,一级涡流器和二级涡流器内均开设有若干具有空间角度的进气孔,每一个进气孔的进气均有沿轴向和径向的进气分量,此结构增大了进气的磨擦损失,导致涡流器的旋流数较低,从而降低了进气和燃油的混合效果,进而影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级径向涡流器,以解决现有的双级径向涡流器因旋流数小而导致的油气混合效果差,进而影响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使用性能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级径向涡流器,包括筒状结构的一级涡流器和二级涡流器,其一级涡流器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顺次旋转的第一进气孔,每一个第一进气孔的轴线与一级涡流器的轴心线均垂直;二级涡流器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顺次旋转的第二进气孔,每一个第二进气孔的轴线与二级涡流器的轴心线均垂直。
进一步地,多个第一进气孔的轴线均匀布置于同一个圆面;多个第二进气孔的轴线均匀布置于同一个圆面。
进一步地,第一进气孔为一级涡流器的内腔贯通的柱状孔,在第一进气孔的进气前端开设一段与柱状孔贯通相接的锥形孔,锥形孔的大口径朝外。
进一步地,一级涡流器的内腔为阶梯形,包括第一内孔和设置于第一进气孔下方的第二内孔,第一内孔和第二内孔贯通,且第一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内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双级径向涡流器还包括喷嘴,喷嘴通过与第一内孔配合安装于一级涡流器的内腔。
进一步地,喷嘴与第二内孔形成第一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一进气孔均连通。
进一步地,第二进气孔和第一进气孔结构相同,第二进气孔与二级涡流器的内腔贯通。
进一步地,二级涡流器的内腔为阶梯形,包括第三内孔和设置于第二进气孔下方的第四内孔,第三内孔和第四内孔贯通,且第三内孔的孔径小于第四内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双级径向涡流器还包括文氏管,文氏管为与第三内孔配合安装于二级涡流器的内腔,文氏管与第四内孔形成第二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二进气孔均连通。
进一步地,二级涡流器的端面设有止口,所述一级涡流器的缘边设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装入所述止口内,所述双级径向涡流器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焊接所述二级涡流器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双级径向涡流器包括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高压气体经第一进气孔和第二进气孔时高速旋转,增大了涡流器的旋流数,从而增加了高压气体和燃油混合时的雾化效果,提高了燃气涡轮发动机的使用性能。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双级径向涡流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A-A向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图1的B-B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双级径向涡流器,其包括一级涡流器1和二级涡流器2,其中,一级涡流器1和二级涡流器2均为筒状结构,一级涡流器1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顺次旋转的第一进气孔10,每一个第一进气孔10的轴线与一级涡流器1的轴心线均垂直。二级涡流器2的周缘设置有多个顺次旋转的第二进气孔20,每一个第二进气孔20的轴线与二级涡流器2的轴心线均垂直。优选地,多个第一进气孔10的轴线均匀布置在同一个圆面;优选地,多个第二进气孔20的轴线均匀布置在同一个圆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3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饭店炒菜专用节能炉灶
- 下一篇:锅炉煤量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