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扶正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2149.6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9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明;邹长庚;张鹍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8 | 分类号: | B64D1/08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4100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正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投装备的着陆扶正机构,尤其涉及到主要用于20kg级重量空投装备的扶正机构。
背景技术
扶正机构主要用于在空投装备着陆后,无论空投装备处于什么状态都通过扶正条的作用将空投装备强行扶正。
目前,公知的扶正机构是由底座、扶正条、箍圈、触地延时开关、火工品组成。通过延时开关控制火工品工作推开扶正条的箍圈,扶正条打开,加大系统底部的尺寸增大系统的抗翻转力矩,同时在扶正条力的作用下将气象站扶正。
但是,目前的扶正机构主要用于3kg级重量装备上,扶正机构的扶正范围有局限性,同时,触地延时开关在装备着地姿态不良的状态下容易失效,扶正机构无法有效工作。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够适用于20g及以上的重量的扶正机构来解决这些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仅能应用在更大重量级装备的扶正上,而且还能提高扶正机构的工作可靠性的扶正机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扶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形底座,底座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于底座面的扶正条,构成圆筒型鸟笼形状,所述的扶正条底部与底座铰接,并装有扭簧,扭簧为压紧状态,可将扶正条从垂直于底座面扭转为与底座面平行,所述的底座上方与之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箍圈,箍圈将所有扶正条箍在圈内防止转动散开,箍圈为可断开结构,并与约束解除装置相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约束解除装置包括有安装在空投装置顶部的过载传感器,安装在空投装置底部的微动开关,安装在箍圈上的发火工品,以及与以上三者同时连接的着陆控制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微动开关有多个,并联在着陆控制器上,任意一个微动开关均可启动着陆控制器的开关。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底座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架,扶正条通过轴铰接在支架上,扭簧套接在轴上。
本实用新型原理是空投装备着陆时,微动开关和过载传感器均提供发火工品触发信号,通过着陆控制器控制发火工品爆炸,炸开箍圈,当其中一种触发方式失效时发火工品仍然能够触发。过载传感器过载超过10g或多个微动开关其中有一个工作系统即触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用于20kg级重量装备扶正,并且大大提高了扶正机构解除约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扭簧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底座 ,2.扶正条,3.箍圈 ,4.扭簧,5.发火工品,6.过载传感器 ,7.微动开关 ,8.着陆控制器,9.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示的一种扶正机构,其中包括有环形底座1,底座1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多个垂直于底座面的扶正条2,构成圆筒型鸟笼形状,所述的扶正条2底部与底座1铰接,并装有扭簧4,扭簧4为压紧状态,可将扶正条2从垂直于底座1面扭转为与底座1面平行,所述的底座1上方与之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环形的箍圈3,箍圈3将所有扶正条2箍在圈内防止转动散开,箍圈3为可断开结构,并与约束解除装置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约束解除装置包括有安装在空投装置顶部的过载传感器6,安装在空投装置底部的微动开关7,安装在箍圈3上的发火工品5,以及与以上三者同时连接的着陆控制器8。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动开关7有四个,并联在着陆控制器8上,任意一个微动开关7均可启动着陆控制器8的开关。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底座1圆周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支架,扶正条2通过轴9铰接在支架上,扭簧4套接在轴9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扶正条2为中间带有加强筋框的长条状结构,加强筋框用于加强扶正条的的强度。
当空投装备着陆时,微动开关7和过载传感器6均提供发火工品5触发信号,通过着陆控制器8控制发火工品5爆炸,炸开箍圈3,当其中一种触发方式失效时发火工品5仍然能够触发,过载传感器6过载超过10g或四个微动开关7其中有一个工作系统即触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未经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21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心式油烟分离净化网盘
- 下一篇:磁控风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