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1158.3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5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戴会超;蒋定国;彭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5/64 | 分类号: | B03B5/6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缪友菊 |
地址: | 210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砂石 生产 系统 中细石粉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石生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水电工程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大型水电工程的快速发展,工程中对混凝土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工程中,粒径小于0.16mm,特别是小于0.08mm的石粉在混凝土中的作用在国内已有20多年的研究成果与使用经验。提高人工砂中石粉含量,对进一步改进提高混凝土和易性与抗分离性,提高混凝土28d龄期抗压强度和抗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按照现有人工制砂方法,生产的成品砂中石粉含量通常<10%,不能满足现今大型水电工程混凝土人工砂石粉含量为10%~17%的质量要求。在传统制砂生产方法过程中,细砂在洗砂及脱水过程中流失严重,从而直接影响人工砂质量。
由成品砂生产工艺可知,细砂流失有两条途径,一条是在洗砂中流失,一条是在脱水筛中流失。经实测,整个生产系统脱水筛石粉流失率高达0.95%,因此系统中细砂主要是在洗砂机中流失的。为了提高石粉含量,传统制砂技术主要采取细磨方法,增加棒磨机数量或延长棒磨时间,从而提高砂浆浓度。但该种方法不仅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降低、使棒磨机有效使用寿命缩短,而且流失的细砂对环境污染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环境的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包括一个以上循环作业的沉砂池,所述沉砂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一侧设置进水口4,另一侧设置出水口5,所述出水口5处设置高度可调的出水阀门7,所述出水阀门7在所述沉砂池底部由下而上设置;所述池体的底部设置纵向和横向的盲沟8。
为了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回收盲沟流失的部分石粉,形成循环回收圈,从而进一步提高石粉回收率,所述池体底部还设置有排水通道9,所述排水通道9与所述盲沟8连通。
为了控制沉砂池的进水流量,所述进水口5处设置有进水阀门6,所述进水阀门6由所述进水口5处由上而下设置。
为了减少沉砂池内水的渗透和细沙的流失,所述池体四壁为钢筋混凝土墙。
为了彼此循环,从而保证制砂系统工作的连续性,所述沉砂池的数量为3个,所述3个沉砂池依次排列设置。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将洗砂机与脱水筛流失的细砂最后都汇聚在回收装置,提高了人工砂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节省了人工砂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3个沉砂池循环作业,利用率高,保证砂石料生产系统的持续运行,纵、横向盲沟中的水通过排水通道汇集后可重新进入砂石粉生产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回收由纵、横向盲沟流失的部分细砂,达到高效回收率,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沉砂池的剖面图;
图2为实施例1所述的3个沉砂池的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收装置的工作方法流程图。
图中:
1、第一沉砂池;2、第二沉砂池;3、第三沉砂池;4、进水口;5、出水口;6、进水装置;7、出水装置;8盲沟;9、排水通道;10、细砂沉积线;11、水面线;12、最大池高线;13、池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砂石生产系统中细石粉回收装置,包括三个沉砂池,分别为第一沉砂池1、第二沉砂池2和第三沉砂池3,三个沉砂池依次排列设置,其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三个沉砂池的结构相同,均可单独完成进水、脱水及装料任务,且三个沉砂池循环作业,利用率高,保证砂石料生产系统的持续运行。
第一沉砂池1、第二沉砂池2和第三沉砂池3的结构相同,下面以第一沉砂池1为例介绍一下沉砂池的结构。
第一沉砂池1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包括池体,池体四壁为钢筋混凝土墙,池体的底部设置纵向和横向的盲沟8和与所述纵向和横向盲沟8连通的排水通道9,盲沟8将沉砂池内的细沙自然脱水,盲沟内的水通过排水通道9汇集后重新进入砂石粉生产系统,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的同时亦可回收由纵、横向盲沟8流失的部分石粉,形成循环回收圈,从而进一步提高石粉回收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海大学;南京河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11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冷式电磁除铁器
- 下一篇:一种破碎筒转速自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