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砖墙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500128.0 | 申请日: | 201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0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罗欢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欢欢 |
主分类号: | E04B2/16 | 分类号: | E04B2/16;E04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长宁区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砖墙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砖墙结构背景技术。
背景技术
公知的砖墙结构是通过砖体与水泥之间粘结之后,使砖体之间有效固定,成为一个牢固完整的墙体。这样的方法需要将水泥加水搅拌,水泥的凝固和硬化需要一定的养护龄期以及养护成本,而且墙体拆除时,往往破坏砖体造成建筑垃圾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砖墙结构的重复使用率同时施工的效率,节约建设成本,本实用新型改善了现有墙体结构,提供一种施工方便,牢固可靠,便于拆除的砖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的空心砖体是日字型空心砖体长*宽*高是390mm*190mm*190mm,外侧边宽20mm,中间的隔板宽40mm,空心砖体外侧上下边设宽20mm,深47.5mm的砖体外凹槽,中间的内板上下边设有宽20mm,深47.5mm的砖内板凹槽。所述的内隔板上下均设有宽40mm,深47.5mm的隔板凹槽。在同一层之间通过内隔板的凹槽嵌套在两个砖体外侧凹槽上加以固定,上下层砖体内边和外边交错,通过内隔板的凹槽嵌套固定成一堵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在施工时操作简单,拆除时砖体保留较完整。
施工时,将日字型空心砖的纵向排列并使日字型的空心砖之间头尾紧靠且凹槽面整齐的在一个平面上,然后将H型内隔板凹槽嵌套在两个空心砖侧面构成凹槽上,通过空心砖体的凹槽与H形内隔板的凹槽之间相互挤压产生的压力而间接生的静摩擦力使砖墙结构形成牢固的整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砖体俯视图;
图2是砖体A-A剖面图;
图3是砖体侧视图;
图4是内隔板正面图;
图5内隔板侧视图;
图6内隔板俯视图;
图7墙体结构剖面图。
其中,图中,1:空心砖体,2:内隔板,3:砖内板凹槽,4:砖体外凹槽,5:内隔板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所述的空心砖体1是日字型空心砖体长*宽*高是390mm*190mm*190mm,外侧边宽20mm,中间的隔板宽40mm,空心砖体1外侧上下边设宽20mm,深47.5mm的砖体外凹槽4,中间的内板上下边设有宽20mm,深47.5mm的砖内板凹槽3。所述的内隔板2上下均设有宽40mm,深47.5mm的内隔板凹槽5。使用时将空心砖体(1)腔体开口向上同时空心砖体(1)的190*190侧面之间紧紧靠在一起,在同一层之间通过内隔板(2)的凹槽(5)嵌套在两个砖体外侧凹槽(4)上,防止砖体之间左右滑移;上下层砖体内边和外边交错,通过内隔板的凹槽(5)相嵌套,嵌套的凹槽之间尺寸匹配,牢牢将各个空腔砖体(1)固定成一个整体,形成一堵连续墙。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日字型空心砖与内隔板采用表面粗糙且密度较小的材质,如压膜成型的泡沫混凝土或者是表面粗糙处理过的轻质高分子合成材料。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尺寸与材质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进行任意变更和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欢欢,未经罗欢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5001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运输大巷光电控制水压动力自动风门
- 下一篇:一种易装卸的可折叠包装箱